炼油技术与工程 ›› 2021, Vol. 51 ›› Issue (12): 39-43.
马红杰1,王明明2,马兴国3
Ma Hongjie1,Wang Mingming2,Ma Xingguo3
摘要: 采用宏观检查、超声波测厚、光谱分析、金相组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泄漏炉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炉管底部焊缝附近腐蚀最为严重,腐蚀速率高达0.574 mm/a。炉管底部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Fe3O4和FeSO4·H2O,表明在炉管投料运行、烧焦、再投料运行的循环生产过程中,H2O,O2,H2S等腐蚀介质先后与炉管发生了腐蚀反应。从裂解炉结构、生产工艺、焊缝及热影响区、原料腐蚀性等方面对炉管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炉管腐蚀穿孔部位的液相水为其发生溶解氧腐蚀、湿硫化氢腐蚀、硫酸腐蚀提供了腐蚀环境。受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影响,炉管腐蚀穿孔部位形成了“小阳极、大阴极”的电化学腐蚀反应体系,焊缝及热影响区的金属成为电化学反应的阳极,不断溶解,并发生腐蚀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