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回顾
文章列表

《炼油设计》的成长与发展

《炼油设计》自1971年创刊至今,历经了三十个春秋。它从最初创立的炼油系统内部刊物(季刊),逐步成长为国内发行的全国性科技刊物(双月刊),再发展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重要科技期刊(月刊)。这个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创业阶段(1971 年~1979年)

1971 年,燃料化学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石油化工设计业务建设工作会议,决定成立18个设计业务建设组(后改名为设计技术中心站),以加强石化系统各设计专业的业务建设。其中的炼油设计建设组定点在工程建设红旗总队设计大队(前身为抚顺石油设计院,即现在的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油设计简讯》(《炼油设计》的前身)就是炼油建设组当时为开展业务而办的内部刊物。

建设组初期仅有3名同志,既缺乏办刊经验,又处在远离洛阳市区的竹园沟,却要为全国炼油系统服务,困难不少。但是,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从外出调查学习,吸收兄弟建设组的成功经验,与各有关单位建立情报联系,四处组稿,联系印刷,直到协助山沟里的邮政点寄发刊物,终于使《炼油设计简讯》第一期在1971年11月和读者见面了。这份字数只有几万、印数才500册、专供内部赠阅的刊物,很快就成了炼油系统内宣传交流科技成果和设计生产经验的园地和工具。

1972 年,《炼油设计简讯》按季共出版了四期。合计近40万字。

1973 年,《炼油设计简讯》正式更名为《炼油设计》,仍按季出版。

从1974 年起,《炼油设计》改按双月刊出版。早期的《炼油设计》井没有专设的编辑部,办刊与建设组的其它业务,都是由一套班子承担。那时,建设组的工作方针是“立足本单位,面向全系统”。这就是多向本单位的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依靠本单位有关室组的帮助,如请情报组提供国外信息和翻译稿,向设计专业室约稿,请外出开会和下厂归来的设计人员为刊物提供设计生产动态信息和组稿线索,协助刊物审稿等等。

面向全系统首先是办好刊物,为全系统服务。除此之外,还经常通过其它方式开展各种活动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例如,1972 年正值全国大量兴建炼油装置之际,建设组在石化规划设计院的支持帮助下,编辑出版了《炼油装置简介》一书,其后还两次增订再版,共出版3万余册,及时在炼油系统普及了炼油知识。

1973年,建设组在洛阳召开了全国炼油设计技术交流会,120名代表交流了90多种技术资料和17篇大会发言。交流了经验,提高了设计水平,也密切了设计和生产、科研、教学单位之间的联系。

1974年,建设组组织举办了“1964-1974年炼油设计革命技术成果展览会”先后为24个单位巡回展出,接待观众两万余人。全面介绍了设计技术成果、国内外技术动向,受到了炼油系统广大职工的欢迎。

这些活动,在为全系统服务的同时,也为《炼油设计》提供了稿源、科技动态和更多的信息。1976年起,《炼油设计》由赠阅改为订阅。1979年初,《炼油设计》被石油部批准为限国内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刊物。

2 成长阶段(19791989年)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全国科技发展的春天,也为《炼油设计》迈开正式刊物的步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组织上,刊物有了专门的编辑部,设立了主编、副主编、编辑、编务等岗位,调整充实了通讯员网。1981年还组建了特邀作者队伍。经由各单位推荐,十余名有技术专长、热心刊物工作的同志,首次担任特邀作者。1985年,根据国家科委的指示精神和石化总公司情报所的具体要求,成立了《炼油设计》第一届

编辑委员会。编委会共有33名委员,在人选上体现了专业性、权威性和代表性。它两年召开一次会议,是把握办刊方向、提高刊物水平的有力保证。

为了区别于停刊十多年重新复刊的《石油炼制》刊物,《炼油设计》坚持了“侧重工程,突出应用”的办刊方针。由于《炼油设计》是作为开展业务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创办起来的,因此刊物要始终坚持为工程设计服务的宗旨。这就是让炼油工程技术人员能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有关数据,对炼油厂的技术问题进行定量的技术分析,做出核算和验证,以便从中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改进和技术改造的方案与措施。

根据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刊物上设置了炼厂设计、工艺装置、机械设备、配管技术等二十多个栏目,介绍炼油工艺、设备、配管、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设计方法、经验和国内外炼油科技成果。对于开展工程设计需要了解的动态信息,需要使用的手段工具、原始数据、设计计算方法和工程经济指标等,刊物都尽力收集报道。不仅要使设计人员知道“是什么”,还要告诉他们“怎么做”。稿件不仅涉及获得情报的广度,还要达到能应用的深度。编辑部在选稿、组稿和审稿上,都注意了这样做。因此,据多方面的读者反映,《炼油设计》实用性强,基本上成了开展设计工作的宝贵工具,有的更称之为“良师益友”。

在办好《炼油设计》双月刊的同时,从1979年起,还出版了《炼油设计专辑》20多种,分别介绍电脱盐、氧化沥青、溶剂脱蜡与脱油等装置的工艺设计,这个专辑系列的内容比较系统,实用性强,深受读者的欢迎。此外还出版了《国外炼油工艺方法手册》和《工艺工程师手册》等工具书以及会议文集。这些专辑、工具书和会议文集等合起来共有40余种。

在刊物的排印上,先后采取了诸多措施。如插图中文字由手写改用植字,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标准,采用计算机排版、激光打印和胶版印刷等,大大提高了刊物的质量。1980年,《炼油设计》开始承接专业广告业务,不但扩大了信息量,为生产厂和用户间架设了技术桥梁,而且逐步改善了刊物的经济状况。

这一阶段,《炼油设计》编辑部先后两次被石油部评为先进编辑部,《炼油设计》刊物先后三次被石化总公司评为优秀刊物。1988年还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9年,《炼油设计》开始被国家科委情报司列入国家重要科技期刊行列,并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炼油设计》由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理向国外发行。


3发展阶段(19892001年)

成为国家重要科技期刊,并且迈开向国外发行的步伐之后,对《炼油设计》向前发展的要求就是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缩短出版周期。具体的目标瞄准了美国的《烃加工》月刊(HydrocarbonProcessing),力争跻身于国内第一流技术刊物之林,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提高刊物质量方面,注意约请国内知名专家撰写综述性文章,介绍炼油工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性专题。刊物的内容除侧重于设计方法,尤其是电算应用及工程设计标准外,逐渐扩大到工程管理、设备采购和施工监理等方面。此外还为每篇主要文章编写了摘要,标引了主题词以便利检索。为便于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还增设了作者简介。为了适应国外发行的需要,先后增加了英文的目录、摘要、主题词和年度分类索引。1994年起还与国外的重要文献检索服务单位建立了联系。这些措施使《炼油设计》在国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据1996年的抽查,《炼油设计》刊登的主要论文,在工程索引(EI)上的摘录率接近100%,在化学文摘(CA)上的摘录率约为70%。2000年全年刊登论文195篇,《CA》上摘录124篇,摘录率为63.6%。捷克有一名读者专函来索取《炼油设计》。加拿大一家公司的读者连续两次索要《炼油设计》。Akzo公司一次就订阅5份。1996年和1997年,《炼油设计》先后刊登了境外作者的文章共5篇。

在缩短出版周期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出月刊。办月刊是历届编委会和通讯员会议的多次呼吁,也是编辑部的凤愿。但是由双月刊到月刊,编辑工作将成倍地增加。为此,在编辑部人力配备上作了充实调整。1995年,《炼油设计》由小16开本改为标准的大16开本。1998年起,编辑部在办月刊方面办妥了各种手续,做好充分的准备,于1999年起,正式改办月刊。同时原《催化裂化》刊物也合并于《炼油设计》,在月刊中每年出版4期《催化裂化专集》。经过编委会、编辑部的努力,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顺利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过渡。改办月刊后,由于周期缩短,来稿数量大为增加,1999年的来稿刊用率为33%,这为稳定和提高期刊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编辑人员和作者的素质,编辑部一方面为编辑人员开办了“科技文稿的加工”、“科技文摘的英译”、“文献的标引”等内部讲座,另一方面也编写了“如何正确使用图表”、“参考文献的正确写法”、“如何为《炼油设计》撰稿”等资料,以座谈的形式介绍给作者。这些措施对提高来稿质量、提高编辑水平和编辑效率以及缩短出版周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炼油设计》的编排手段实现了计算机化。目前,除人手一台微机外,还配备了扫描仪、激光打印机和传真机(传真号为0379-4887689)等。自1998年4月开通电子信箱(lysj@lpec.com.en)以来,在收到读者、作者邮寄文字稿的同时,已基本上实现了软盘和E-mail投稿,提高了编排效率,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稿件的时效性。

1999年在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内部网和因特网公司主页下,每月都及时登录了《炼油设计》的目次和摘要,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同时《炼油设计》还加入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科技期刊全文检索数据库系统”和“清华光盘数据库”,扩大了杂志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中,《炼油设计》先后两次获得中宣部、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期刊评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截止到2001年10月,《炼油设计》30年来共出版31卷191期,发行81万多册,刊登各类文章3500多篇,信息量达到2370多万字。共出版专辑40多种,发行11万多册,信息量达1190多万字。两者合计,总信息量达到3560多万字。它对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与全体编辑人员的辛勤努力,广大读者、通讯员与编委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以及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值此进入21世纪之际,《炼油设计》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并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