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殷志涛,秦勇斌,龙伟灿.炼油企业应对市场增产航煤措施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19,27(9):43. [2] 王利,屈清洲,张雄福.航煤生产精制技术进展及前景[J].现代化工,2006,26(2):14. [3] 蒋丽华. 航煤加氢精制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20,47(8):94. [4] 姚运海,周勇.低压航煤加氢精制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J].化工科技,2003,11(3):29. [5] 王蓉,毛在砂,熊天英,等.滴流床反应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化工进展,1992(3):10. [6] 李卓,周志明,程振民,等.催化剂颗粒处于内部部分润湿状态下的反应特性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4,14(11):1327. [7] 马倩. 滴流床中单颗粒及床层尺度加氢脱硫反应性能数值模拟[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2:46. [8] 王鹏翔. 馏分油液相加氢技术工业应用前景展望[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9,49(8):10. [9] 徐大海,牛世坤,刘继华,等.生产国Ⅴ柴油的液相循环加氢技术[J].当代石油石化,2016,24(9):9. [10] 郝振岐,梁文萍,肖俊泉,等.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的工业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3,44(12):20. [11] 宋永一,李韬,牛世坤,等.生产清洁柴油的液相循环加氢技术的工业应用[J].当代化工,2014,43(12):2583. [12] 李振华,韩振强,李第.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的工业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7,47(6):15. [13] 刘凯祥,李浩,孙丽丽,等.连续液相加氢技术工艺计算验证[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43(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