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芳华.灵活利用加氢裂化装置增产喷气燃料[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5,46(6):21.
[2] 李永林.炼油厂增产喷气燃料技术及应用分析[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7,48(6):54.
[3] 李秋芝,孟凡东,王龙延,等.催化柴油回炼多产汽油工艺研究[J].炼油与化工,2016,27(6):9.
[4] 陈俊武,许友好.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M].3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5:660.
[5] 徐以泉,王振元,谷云磊,等.催化柴油加氢裂化技术效益分析[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6,46(5):49.
[6] 张传滨.催化柴油加氢裂化技术效益分析[J].化工管理,2017(1):214.
[7] 葛泮珠,任亮,高晓冬.催化裂化柴油中多环芳烃选择性加氢饱和工艺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5,46(7):47.
[8] 董鹏飞,董相磊,曹庆峰.稠环芳烃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分布规律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20,50(6):11.
[9] 王玉东,谷国栋.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技术工业应用实践[J].山东化工,2019,48(10):101.
[10] 尹双良.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可行性分析[J].应用化工,2010,39(4):602.
[11] 庞宏.掺炼不同种类柴油对加氢裂化产物的影响[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9,49(10):13.
[12] 柳正文.Petro-SIM模拟软件在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中的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8,48(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