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成员写于创刊50周年

我与《炼油技术与工程》的缘与情

我与《炼油技术与工程》的缘与情

谨以此文庆祝《炼油技术与工程》创刊50周年


编委会副主任  胡  敏


《炼油技术与工程》的前身为《炼油设计》,创刊于197111月,1979年经原石油部批准限国内发行,1988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炼油技术与工程》伴随着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而成长壮大,跻身于我国石油化工期刊第一方阵,发挥了炼油技术信息的传播和桥梁作用,为推动石化工业科技进步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成立65周年,《炼油技术与工程》创刊50周年,在这意义重大而非凡的时刻,我将个人与《炼油技术与工程》的缘和情撰写成文,以此纪念《炼油技术与工程》刊庆50周年。

50年春华秋实,风雨兼程;50年开拓进取,沧桑砥砺。历史刻下了第50圈年轮,这是一圈一圈时代的涟漪,也是一串一串历史的音符,更是一个一个光荣的足迹。《炼油技术与工程》承载着炼油人的记忆与情怀,记载着炼油人的骄傲与自豪,记录着炼油人的光荣与梦想,见证着炼油人的奋斗与成长。

1985年7月,我毕业于华侨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分配到(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工作,从此与《炼油技术与工程》结下了不解情缘。《炼油技术与工程》以侧重工程,突出应用,兼顾学术性为宗旨,在炼油领域享有姣好的声誉,获得过诸多殊荣,我为自己能有幸参与期刊建设和管理而自豪。在我35年的工作生涯中,与《炼油技术与工程》亲密接触,经历了初级认识、中级管理和高级发展三个阶段。

1985-2000年,在工艺室从事催化裂化工艺设计工作。当时,设计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不是很多,《炼油设计》是获得新技术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我是《炼油设计》的忠实读者,经常会把内容较新较好、利用价值较高的文章复印留存参考资料备用。这是我与《炼油设计》接触的初级认识阶段,主要是从《炼油设计》汲取新知识,为提升炼油设计业务技术奠定基础。在我的职业发展生涯中,《炼油设计》对我的帮助是无可厚非的,可以说是我学习炼油新知识的引路人

2001-2010年,在技术发展部和信息技术中心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作为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主管《炼油设计》业务,对期刊业务有了基本了解和掌握。从2010年开始,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手《炼油设计》选稿终审工作,对期刊业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是我与《炼油技术与工程》接触的中级管理阶段,主要是熟悉《炼油设计》业务流程,抓专业基础建设,消除管理瓶颈,提升期刊管理水平。这个阶段对我来说,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中难得的一段工作历程。从稿件终审工作中,我体验了审稿的辛苦与快乐,辛苦的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阅读原稿件并提出审稿意见和修改要求,快乐的是可以审阅稿件过程丰富了知识面,在第一时间可以得到更多新的知识点和相关数据,为丰富本人自身的工程经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011-2020年,在开工部和设计管理部从事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兼任《炼油技术与工程》编委会副主任,协助期刊主编负责推进期刊业务建设与发展。这是我与《炼油技术与工程》接触的高级发展阶段,主要在提高刊物质量和影响力上下功夫,通过约稿组稿提高期刊的影响力,通过学术不端检测提高稿件内在质量,通过稿件初审、外审和终审提高稿件学术水平,期望将《炼油技术与工程》办成中国的烃加工。编辑出版研究与编辑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对保证期刊质量及编辑团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我以期刊的发展为己任,更加关注期刊的专业基础建设与发展,期刊已经成为我日常工作不可分割的部分,我更加主动与期刊编辑部保持密切联系,不知不觉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期刊的发展,把兄弟期刊的好的做法和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及时反馈给编辑部。

由于晋升正高级职称的需要,我有幸成为《炼油技术与工程》撰稿人,这是我与《炼油技术与工程》亲密接触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和难得的经历。从2012年开始,我开始尝试以作者的身份向《炼油技术与工程》投稿,先后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主要内容涉及催化裂化及烟气净化、硫磺回收、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本质安全管理等相关领域。撰写科技论文,看似乎容易作则难,在第一篇与一位从事催化裂化的老专家合著的科技论文时,我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文章的素材剪辑、整理、汇编和修改等工作。在后续的撰写科技论文过程中,我自己独著的科技论文,从选题、资料收集、数据和文字处理到形成符合格式要求的科技论文,一篇论文也需要花费大约3个月时间。我个人对撰写科技论文的最大体会和收获是把总结的知识点和经验以科技论文为载体展示可以形成个人知识库,把对已有文献知识学习和认知与工作经验积累相结合起来,系统地梳理相关理论知识,用总结形成的知识要点去诠释和破解工作过程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撰写科技论文,让我对《炼油技术与工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了解,从撰稿者的角度对撰写科技论文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科技论文选题、素材和数据收集、论点和论据分析、计算验证到结语(结论)以及引用参考文献、摘要撰写和关键词选择等方面,努力做到内容简明扼要、主题和重点突出、逻辑层次清晰、论点论据合理、结论意见明晰。通过撰写科技论文,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技术编辑工作过程的艰辛,他们是科技论文的“美容师”,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完美地雕刻并展现出科技论文的“灵魂”。

《炼油技术与工程》迎来创刊50周年刊庆,期刊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陈俊武院士的精心谋划以及几代《炼油技术与工程》掌门人和编辑团队的不懈努力和传承,与《炼油技术与工程》指导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以实际行动学习陈俊武院士勇于创新,科技报国精神,不断学习,不断传承,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带领《炼油技术与工程》编辑团队共同努力,在提高办刊质量方和创新办刊形式方面下功夫,借助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大力推动数字期刊建设,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积极将《炼油技术与工程》打造成石化行业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成为先进炼油工艺与工程技术的引领者、先行者和传播者,推动中国炼油技术实现全球化,不断提升期刊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