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2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06-30
  

  • 全选
    |
    专题论坛
  • 李祥洲,邓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健康的国民心态是做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正能量。本文在研究北京市“草莓农残超标致癌”舆情事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的国民心态问题,提出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国民心态需求归趋及培育途径。
  • 食物安全
  • 曲颂,夏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满足我国城镇化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应运而生,然而土地征收在为我国城镇化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粮食安全造成影响。基于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形成背景,重点探究由土地征收引发的耕地减少、劳动力转移、产区格局变迁、种植结构调整和消费层次提高等问题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继续推行土地征收与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对策建议。
  • 吴富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14-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4年辽宁省的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主要发生在畜禽养殖、加工及保健品销售等领域,具有犯罪主体特征明显、犯罪组织化程度不高、毒害食品犯罪案件突出等特点。要有效防控食品安全犯罪,必须抓住主要致罪因素,从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完善食品监管保障机制、改进刑事司法等方面采取措施。
  • 晁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17-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调查研究,提出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将电子商务与质量溯源相结合,形成一个以产、销、管为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确保“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思路。针对涉农企业、消费者及政府监管部门三者与网站平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表明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溯源电子商务服务网站可以有效地追根溯源,提升企业自律能力,增强政府监管部门执行力,促进三方交流与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资源与生产
  • 王泽,罗小红,何忠伟,刘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2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奶牛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消费、种源发展等4个方面对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北京奶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降低养殖成本、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增强奶业市场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发展清洁养殖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 何媛媛,陈凡,孙爱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25-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括了刺玫果中黄酮类、鞣质、氨基酸等主要功能成分,对其抗衰老、保肝护肝、治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功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果醋、复合饮料、叶茶等食品开发现状,展望了刺玫果开发和应用前景。
  • 食品工业
  • 徐晓霞,张怀珠,冯晓群,王炳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28-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冰温技术在食品的口感、风味、鲜度等保持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介绍了冰温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关键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动物性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冰温技术贮藏动物性食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刘妍,邱爽,陈浩,庞晓晗,辰巳英三,殷丽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33-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纤维胶(Corn Fiber Gum,CFG)在水中溶解性好、粘度低,具有代替阿拉伯胶等树胶在食品加工中作为稳定剂、乳化剂、增稠剂和黏着剂的应用前景。此外,玉米纤维胶还含有阿魏酸等生理活性物质。不同的制备方法对玉米纤维胶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影响明显。本文综述了玉米纤维胶的制备方法、结构理化特性及对其乳化性质的研究进展。
  • 任传英,姚鑫淼,卢淑雯,王乐凯,李家磊,赵蕊,张英蕾,谢学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3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DesignExpert中心组合试验研究了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小米质量性状的影响,通过响应面研究、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小米质量性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物料水分含量和膨化温度显著影响产品质量性状,螺杆转速和喂料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不显著;挤压产品的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粘度和膨化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而膨化率、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性指数之间虽然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
  • 消费与流通
  • 刘莉,赵一夫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42-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台湾过去60年居民食物消费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特征是食物消费随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在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之前,居民对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食物消费模式属于主食类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模式。在小康向富裕过渡时期,食物消费结构调整显著,口粮消费大幅下降,副食类食物消费大幅增长,食物消费模式进入以副食为主导的时代。达到富裕生活水平后,各类食物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参照台湾食物消费变化特征,预测中国大陆未来10年食物消费变化的趋势是:居民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水果、肉蛋奶及水产品等高附加值的食物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食物消费变化趋势,制定符合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食物生产、贸易政策,才能确保食物安全。
  • 于海鹏,李干琼, 张超,王玉庭,李哲敏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46-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禽蛋市场运行平稳,禽蛋市场价格总体好于2014年同期;贸易方面,与2014年同期相比,禽蛋进出口同比均降。国际市场方面,美国鸡蛋批发价格同比持平略涨;加拿大市场鸡蛋收购价格企稳,同比小幅下跌。展望后市,国内鸡蛋市场价格短期将持续下跌走势,后期将逐步回升,进出口贸易相对稳定。
  • 顾蕊,聂凤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50-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构变化是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运用BaiPerron多重结构变化检验方法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实证研究,刻画中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农产品价格的结构变化点能够很好地反映市场的实际运行,小麦、生猪以及蔬菜价格的阶段特征在农产品价格结构变动分析中得到体现。
  • 新技术新产品
  • 帕尔哈提·柔孜,刘姗姗,杨海燕,波拉提·马卡比力,禄璐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55-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伽师瓜副产物—瓜皮的利用价值。方法:伽师瓜皮为试验材料,经晾晒3d并在烘箱65℃的条件下存放24h,处理后的伽师瓜皮呈薄脆状态时效果较佳。以微波时间、pH值料液比为自变量,分别比较三者对其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验证优化方案。结果:伽师瓜皮果胶的最适提取工艺参数为萃取液pH值为35、料液比1∶40、微波加热时间为70s,此时伽师瓜皮果胶提取率为483%。结论:该工艺可以有效地提取伽师瓜皮中的果胶。
  • 赵爱萍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59-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瓜、绿茶为主要原料,配以适当的白砂糖、柠檬酸和食盐,研制出口感清爽、风味独特、清凉降火、营养丰富的黄瓜绿茶保健饮料。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黄瓜绿茶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饮料稳定剂的选择。结果表明:黄瓜绿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黄瓜汁25%、绿茶汁45%、白砂糖8%、柠檬酸02%、食盐01%,稳定剂选用02%的海藻酸钠、CMCNa、黄原胶的复合溶液(1∶1∶1)。

  • 包雪英,刘艳秦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62-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承德板栗中的K、Na、Cu、Zn、Fe、Mn含量,通过试验确定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样品用HNO3和HClO3消解,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54%~1020%,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2%~276%。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简易、快速,可用于板栗矿物质检测。
  • 营养与保健
  • 孙景权,叶碧璇,周海涛,欧歌,曹建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64-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补充β-丙氨酸后机体肌肽含量和对不同训练方式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β丙氨酸作为营养补充剂和在运动领域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惠勇,徐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68-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白首乌C21甾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 Wistar系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打开胸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LAD;去势组:去势后恢复4w,然后再结扎LAD;白首乌C21甾苷治疗组:结扎LAD手术前1w胃给予白首乌C21甾苷10 g/ kg,连续7d,然后结扎LA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肌钙蛋白(cTnT)和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并对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白首乌C21甾苷治疗组TNFα、IL6和cTnT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病理损伤减轻。结论:白首乌C21甾苷可显著抑制心肌炎症因子,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组织形态损伤,改善受损的心肌功能,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 童欣,贾凯,梁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72-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脑出血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将高压氧科脑出血患者分为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医用制剂(EN1)组、肠内营养医用食品(EN2)组,比较3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3w后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及CD3+、CD4+等免疫生化指标,观察恶心、呕吐与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并测量AMC、TSF值。结果:3组生化指标ALB、TG、CD3+、CD4+等指标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后比较,PN组血清ALB水平最低,EN2组血清ALB水平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N组血清TG水平较EN1、EN2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EN2组CD3+、CD4+较PN及EN1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EN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低于PN组,EN2组低于EN1组,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虽无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的明确依据,但可在急性期治疗中减少并发症及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总费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 膳食营养调查
  • 王欢,张雅蓉,王金子,王培玉,张玉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76-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描述中国7城市学龄儿童蛋白质摄入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和立意抽样结合的方法选取儿童618名,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其一般情况、通过24h膳食回顾调查获得其膳食情况。结果:调查对象整体的蛋白质摄入量为502±267g/d,不同年龄组间蛋白质摄入量存在差异(F=2425,P<005),11~12岁组最差、7~岁组最好。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蛋白质摄入量不同,早餐的蛋白质摄入量最少,中位数为125g/d;午餐和晚餐的蛋白质摄入量相近,中位数分别为232、224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394,P<00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中,动物性食物占总蛋白质摄入的比例为522%、植物性食物占478%。动物性食物中对蛋白质摄入贡献最多的前5类食物分别为猪肉、蛋类、家禽类、鱼/贝/虾类、牛肉;植物性食物中对蛋白质摄入贡献最多的前5类食物分别为大豆/豆腐/其它豆制品、大米、烙饼/煎饼/烧饼/油饼、面条、面包/饼干。结论:7城市学龄儿童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发生率较高,蛋白质在三餐中的分配不均,摄入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物、豆类及豆制品)的比例较为理想,但膳食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 王亚非,林兵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79-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膳食钙摄入情况,并分析膳食来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的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伴有基础疾病等情况,采用食物频率法(FFQ)调查患者过去1个月的膳食情况,应用NCCW2009营养软件统计钙每日摄入量。按照钙的来源将食物进行分类,分析绝经后妇女膳食钙来源的特点。结果:总共完成调查108例,绝经后女性膳食日均钙摄入的总量为4766±1775mg/d,个体膳食结构差别大导致方差较大,总达标率为46%,随着年龄的增加,膳食钙摄入有所增加,但无明显差异(年龄组间P=0。25)。膳食钙摄入量虽然高于人群平均水平,但是仍远远低于每日推荐量,达标率极低,需要额外钙补充剂以达到适宜摄入水平(1 000mg/d)。钙的食物来源主要有奶类和蔬菜类,占比大致为40%和20%,且高龄组的摄入高于低龄组,但年龄组内个体差异较大,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膳食钙的其次来源为主食类和豆类,各自占比约10%。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膳食钙摄入普遍不足,且绝经5~10年内的妇女膳食钙摄入低于老年人组,改进膳食结构和补充含钙制剂以达到适宜的摄入量是必要的和急切的。

  • 田景丰,梁新新,王良,朱文丽,王际洲,李爱军,李峥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83-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学生的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方法:2013年4月对丰台区某小学1~6年级208名学生进行3d膳食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作出评价。将身高、体重指标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儿童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 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算出超重、肥胖率。结果:该小学学生身高、体重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有所增长,各年龄组的男女生超重、肥胖现象均很普遍;随年龄增加维生素摄入不足的现象有所增加,维生素A、C摄入不足现象严重;膳食结构不合理,豆类、蔬菜、水果、奶类摄入不足,鱼、虾、肉、禽类输入超过推荐值。结论:该人群超重与肥胖率较高、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尽快采取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其膳食营养状况。
  • 汪明芳,任姗姗,王丽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 21(6): 87-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持续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蛋白质摄入情况与其营养状况及炎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CAPD患者31例,规律透析4~70个月,采用三日饮食记录法记录患者饮食情况,计算患者每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能量摄入水平,根据患者蛋白质摄入情况将其分为低、中、高3组[DPI分别为<08g/(kg·d)、08~12g/(kg·d)、>12g/(kg·d)]。测定3组患者血红蛋白(HG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3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间比较,DPI低等组和DPI中等组,HGB水平高于DPI高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2和032);DPI中等组TP、ALB、PA的水平高于其他2组,其中DPI中等组与DPI高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28)。DIP中等组,hsCRP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其中DPI中等组和DPI高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23)。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的摄入水平与其营养状态及体内的炎症水平密切相关。摄入适量的蛋白质[DPI=08~12g/(kg·d)]有利于其营养状态及炎症水平的控制。DPI过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也会增高。DPI过高,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较差,体内氮质血症较严重,影响其营养状态,其体内的炎症水平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