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营养功能评价
    赵玉洁 严欢 韩加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4): 48-52.
    目的:分析并评价库尔勒香梨中有机酸、可溶性糖、氨基酸及矿物质含量,为合理开发新疆库尔勒香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标方法对库尔勒地区30个不同果园90份库尔勒香梨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基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必需氨基酸比值(RAA)、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评估其营养价值。结果:库尔勒香梨中有机酸含量9. 10~240 mg/100g,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苹果酸(128 mg/100g),其次分别为酒石酸(46 mg/100g)、富马酸(26 mg/100g) 和柠檬酸 (25 mg/100g);可溶性糖含量1 200~6 400 mg/100g,含量最高的为果糖(4 993 mg/100g)、最低的为葡萄糖(2 270 mg/100g)。库尔勒香梨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常量元素中K含量最高(153. 39mg/100g),其次为Mg(12. 98 mg/100g)、Ca(12. 89 mg/100g)、P(12. 46 mg/100g)等,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为Zn (0. 791mg/100g),其次为Fe (0. 443 mg/100g)、Cu (0. 098 mg/100g) 等;与《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 中梨(代表值) 比较,Ca、P、K、Na、Mg、Zn、Mn元素含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库尔勒香梨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Asp含量最高(89. 30 mg/100g),其次为Glu(21. 3 mg/100g)、Val(12. 27 mg/100g)、Leu (11. 90 mg/100g)、Ser(11. 67 mg/100g) 等;呈味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DAA、SAA、BAA和AAA;与《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 中梨(代表值) 比较,Asp、Thr、Ser、Glu、Gly、Ala、Val、Met、 Ile、Leu、Phe、Lys、His、 Pro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从营养价值分析来看,库尔勒香梨矿物质中K、Zn、Cu元素的%RNI(AI) 值均超过20%,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SRC) 为68. 9%,表明库尔勒香梨中氨基酸种类较齐全、必需氨基酸比例均衡。结论:库尔勒香梨有机酸、可溶性糖、氨基酸及矿物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

  • 食物生产
    杨炎炎 张颢城 祝超然 陈敏静 王秀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2): 42-47.
    目的:总结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因素及现存问题,为引导预制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
    法:基于现有文献、报告及政策法规,梳理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背景,描述其发展现状,并指出其现存问题。结
    果:在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驱动以及政策、技术、渠道等环境支持下,预制菜行业在疫情期间迎来发展机遇,
    近两年在我国快速兴起。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行业发展呈现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渗透率
    较低、以企业市场为主、行业竞争激烈等特点,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食品安全与营养难保障、消费者认知度与认
    可度待提高等问题。结论:为促进我国预制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应当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监管机制、推动产品研
    发与技术创新、加强预制菜宣传教育。
  • 营养功能评价
    于微 谭洪兴 刘小兵 杨丽琛 刘小立 杨晓光 王俊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2): 77-80.
    目的:昆布、海带、紫菜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是重要的膳食碘来源。对其中碘形态进行分析,明确无机碘和有机碘的分布,为科学补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分别采购多批次昆布、海带和紫菜(包括坛紫菜、条斑紫菜)。样品经前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在氦气模式下测定各样品总碘含量,样品经液相色谱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后测定无机碘含量,根据测定的总碘和无机碘含量计算得出样品有机碘含量。结果:昆布、海带、紫菜的总碘含量分别为(174. 79±63. 94)(124. 81±72. 94)(46. 49±23. 23) μg/g,其中无机碘所占比例分别为(86. 76%±2. 90%)(67. 95%±9. 29%)(29. 85%±10. 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紫菜中坛紫菜的无机碘含量占比(23. 09%±2. 54%) 低于条斑紫菜(38. 28%±9.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昆布、海带
    中的碘大部分以无机碘形式存在,在紫菜中则主要以有机碘形式存在。
  • 营养与健康
    宫伟彦 丁彩翠 袁帆 刘爱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1): 61-64.
    目的: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营养健康领域的应用状况及挑战,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
    能”在营养健康领域的创新以促进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学术论文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资料法、
    信息研究法等深入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营养健康领域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结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营养健康领域的发展,在膳食营养评估与推荐、疾病预测与管理、食物识别与成分分析、健康指
    导和个性化建议、营养健康教育等环节均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营养健康领域从理论到实践
    仍面临诸多挑战。结论:通过全面整合营养健康相关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同时重视数据安全性,建立个体
    化营养状况精准评价、调整营养干预措施和建议,更有效的预防和管理疾病,进而达到全民健康的目标。
  • 专题论坛
    林咏惟 周淑益 申贵元 曲畅 宋咏烨 方宇杰 张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1): 18-27.
    目的:旨在系统评价咖啡因摄入对情绪的影响。方法:以“咖啡因”“情绪”“心理”“心情”“抑郁”
    “焦虑”“压力”“放松”“快乐”“多巴胺”为关键词,检索、整理并归纳2000年1月—2023年2月发表于PubMed、
    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共7组数据库的中文及英文文献。根据中国
    食物与健康证据质量评价体系,对咖啡因的情绪改善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23篇,其中1项Meta分
    析、18项随机对照试验、4项现况调查。单次摄入200 mg咖啡因有助于改善精神或体力疲劳相关的不良情绪,证据
    等级为良,推荐等级为B。咖啡因摄入70~400 mg/d与长期抑郁症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证据等级为良,推荐等
    级为B。但是,摄入400 mg以上咖啡因或可增加焦虑程度,且男性、年轻女性及对咖啡因耐受度较低人群可能对咖
    啡因相关焦虑、压抑情绪更为敏感。结论:摄入咖啡因可对个体情绪产生影响,且咖啡因对情绪的作用可能受到剂
    量、性别、年龄、应用场景等因素的影响。
  • 合理膳食
    李佳文 王育珊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1): 15-20.
    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市常驻居民的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 及其组分的关联,为开展该疾病的营养干预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4年3—5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常驻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了解该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患病情况和各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同时归纳出不同人群膳食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之间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610名研究对象,MS患者289例,检出率为18%。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共归纳出5种膳食模式,分别为蛋奶坚果膳食模式(19. 88%)、果蔬菌藻膳食模式(22. 54%)、酒肉咸菜膳食模式
    (15. 53%)、主食豆类膳食模式(25. 40%) 和零食饮料膳食模式(16. 65%)。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酒肉咸菜膳食模式是患MS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患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TG血症、低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果蔬菌藻膳食模式是维吾尔族居民患MS和低HDL-C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不同的膳食模式与MS及其组分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提倡合理的膳食模式对预防MS及其组分具有重要意义。
     
  • 消费与流通
    刘竞阳 李欢 孟婷 吴晓蒙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2): 48-55.
    目的:探究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了解情况及消费意愿,调查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
    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消费者进行拦截调查,用卡方检验、无序Logistic回归等分析不同人群特
    征对于预制菜认知情况、购买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结果:1 209名被调查者中,59. 7% 的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有一定
    了解,61. 2% 的消费者平均每月购买1次预制菜。月饮食支出在3 000~4 000元、每周食用外卖3次以上的家庭具有
    更高的购买频率。目前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接受程度较高,但菜肴安全问题仍是消费者的主要顾虑。与不了解预制
    菜的消费者相比,了解预制菜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食用频率[1个月3次、1个月1~3次、1年10次以下频率的OR
    (95% CI) 值分别为10. 021(6. 301~15. 937)、5. 733(3. 731~8. 808)、3. 917(2. 495~6. 149)]。结论:调查结果表
    明,不同区域消费者对预制菜均具有一定了解,且呈积极态度,但对于菜肴的品质安全仍存在顾虑
  • 合理膳食
    周锦 邓彦 荣爽 陈依琳 王瑛瑶 杨月欣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1): 5-9.
    目的:比较国内外对认知功能有益或有害的膳食模式特点,为引导科学饮食、开发适用于我国的膳食
    模式提供参考,以便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推广。方法:对国内外探讨使用后验法和降秩回归法得到的膳食模式与认
    知功能或痴呆风险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研究发现,以植物性食物为特征的膳食模式与更好的认知表现相
    关,欧美国家的地域特色膳食模式与较差的认知功能相关。结论:有利于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的膳食模式需要包含
    丰富的食物种类,以蔬菜、水果、谷薯类、杂豆类、蛋类、乳品、畜禽肉和水产品作为主要的食物构成,避免红
    肉、脂肪、精制谷物和糖的大量摄入,并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

  • 营养与健康
    谢丽华, 刘丹丹, 魏欣, 赵敏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3): 87-90.
    目的:探讨维生素B6辅助治疗,对癫痫患者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作次数间均无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记录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经维生素B6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 16±1. 24) vs (4. 42±1. 12) 次/月],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0. 98±0. 69 ) vs ( 3. 16±1. 05) min](P<0. 001)。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及心理健康8个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P<0. 05),且观察组患者,除躯体疼痛外,生活质量其它部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维生素B6辅助治疗可降低癫痫患者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癫痫的临床治疗,可在常规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辅以维生素B6治疗,可对患者病情产生积极影响。
  • 食品工业
    瞿广胜, 李显娱, 戴乾, 徐林, 韦刚, 刘钰洁, 蔡贵香, 赵连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1): 41-47.
    目的:建立基于凝胶净化色谱(GPC) 前处理方法的鬼伞菌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
    MS) 和信息依赖增强型子离子扫描(MRM-IDA-EPI) 分析方法,为鬼伞菌属类食源性中毒定量检测、快速筛查提
    供参考依据。方法:鬼伞菌属或血液样本经甲醇水-乙腈混合溶剂超声提取,GPC分离净化UPLC-MS/MS定量检测
    和MRM-IDA-EPI筛查分析。结果:对鬼伞菌素进行低、中、高浓度水平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为87. 3%~
    93. 7%、精密度(RSD) 为0. 9%~4. 2%;鬼伞菌素在50~500 μg/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 >0. 9990;方法检出
    限(LOD,S/N=3) 和定量限(LOQ) 分别为2、6 μg/kg,GPC前处理净化方法基质效应系数K=1. 007。结论:所建
    立的鬼伞菌素GPC净化方法基质干扰小,UPLC-MS/MS和MRM-IDA-EPI分析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适用多种样本类型的分析和筛查。
  • 营养与健康
    张宗群, 田雪品, 牛海文, 苏航, 翟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1): 97-100.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的关系,及维生素D补充对DR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6月—2024年
    6月在我院就诊的158例T2DM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疾病史等一般
    信息、实验室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 D3] 水平检测数据等。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R组和非DR
    组,分析血清25(OH) D3水平与DR发生的关系。进一步将DR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D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
    用常规治疗方法和干预,维生素D干预组给予口服活性维生素D3,观察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血清25( OH) D3、
    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及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58例T2DM患者中,共52例检出患有
    DR,患病率为32. 91%。病程长、FPG水平高、HbA1c水平高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分析结果中均有OR
    >1、P<0. 05,而血清25(OH) D3是DR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 05)。维生素D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
    血清25(OH) D3水平及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FPG、HbA1c、TG、TC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
    组。结论:T2DM患者DR患病率高,较高的血清25(OH) D3水平是其保护因素,且对DR患者进行维生素D补充,
    可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

  • 营养与健康
    王美辰 潘长鹭 杨文利 闫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9): 82-85.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青少年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 D] 水平与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18岁单纯性肥胖儿童289例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总25- (OH) D水平,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 测定身体成分,分析血清25- (OH) D水平与BMI以及体成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分别为25. 6% 和43. 3%。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组的BMI及体成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校正后,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VFA)、脂肪质量指数(FMI)、躯干脂肪质量指数(TFMI) 均与血清25- (OH) D水平呈线性负相关关系。BMI以及体脂率、VFA、FMI、四肢脂肪质量指数(AFMI)、TFMI均与维生素D缺乏患病风险增高有关(P<0. 05)。结论:肥胖儿童身体成分对血清25- (OH) D含量有影响,其中体脂肪量及脂肪分布与维生素D含量有关。
  • 合理膳食
    王鹏飞 房红芸 李佳玺 华蕾 伍星星 何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1): 10-14.
     目的:了解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的膳食模式,探讨其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15年中
    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膳食模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与贫血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6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12 416人,贫血患病人数为1 236(9. 95%) 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的膳
    食模式有六种,即水果-蛋奶膳食模式、主食-肉菜膳食模式、调味品膳食模式、全谷物及杂粮膳食模式、酒精-大豆
    膳食模式以及薯类-糖膳食模式。水果-蛋奶模式、酒精-大豆膳食模式和薯类-糖膳食模式是老年女性贫血的危险因
    素,因子评分第四分位与第一分位相比,患贫血的风险为分别为1. 52 (95%CI 1. 27~1. 83,P<0. 000 1)、1. 46
    (95%CI 1. 23~1. 73,P<0. 000 1) 和1. 26(95%CI 1. 06~1. 49,P<0. 05)。主食-肉菜膳食模式是贫血的保护因素,
    与因子评分的第一分位相比,因子评分的第四分位患贫血的风险为0. 80(95%CI 0. 68~0. 94,P<0. 05)。结论:我
    国6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贫血患病率和膳食模式存在关联,从改变膳食模式的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有利于预
    防贫血的发生。

  • 食物安全
    王星, 杨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5): 23-28.
    目的:分析自2016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特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
    的使用情况。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等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使用范围和用量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约80%的注册特医食品使用了添加剂,其中柠檬酸盐、三氯蔗糖和磷
    脂最为常见。探讨了添加剂在特医食品中的具体作用,并针对不同适用人群提出了选择建议,如苯丙酮尿症人群的
    特医食品不应添加阿斯巴甜。结果:指出了当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强化法规遵循、基础研究和上市后监
    测。结论:特医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合理设计配方,加强标签管理,确保产品安全和营养性。
  • 膳食营养调查
    蔡姝雅 唐增煦 赵丽云 李淑娟 杨宇祥 南晶 李福胜 于冬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0): 78-83.
    目的:分析和描述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膳食硒的摄入量、食物来源并进行评价。方法:数据来自“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3天24小时膳食回顾结合家庭油盐调味品称重的调查进行膳食调查,计算膳食硒摄入量,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进行评价,采用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城乡间膳食硒摄入量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 890名18岁及以上调查对象,膳食硒摄入量平均值为(39. 0 ± 24. 2) μg/d,中位数为33. 9(24. 4,47. 1) μg/d,男性高于女性,城市居民摄入量高于农村居民,除城市男性以30~44岁年龄组最高,其他人群均以18~29岁年龄组为最高,随后摄入量均随年龄升高而降低。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膳食硒摄入不足(低于EAR) 的比例为78. 7%,处于安全摄入范围(RNI-UL) 的比例为12. 5%,摄入过量(高于UL) 的比例仅占不足0. 1%。膳食硒主要食物来源是粮谷类,其次为畜肉类和鱼虾类。结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存在膳食硒摄入不足风险,农村、女性和老年人群的硒摄入不足问题尤为突出。
  • 专题论坛
    周淑益 林咏惟 申贵元 曲畅 宋咏烨 方宇杰 张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1): 35-40.
    目的:系统评价咖啡因摄入对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以“咖啡因”“运动”“身体活动”“锻炼”
    和“健身”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和Embase7个数据库中检索自
    2011年1月—2023年7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且,根据中国食
    物与健康证据质量评价体系,对纳入文献的证据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
    显示,运动前单次摄入3~6 mg/kg体重的咖啡因能够明显提升运动人群的耐力表现;证据等级为良,推荐等级为C。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存在较强的个体特异性,其效果和推荐剂量因运动项目、剂量和时间等因
    素而异。结论:运动前单次摄入3~6 mg/kg的咖啡因能够明显提升运动人群的耐力表现。
  • 专题论坛
    周淑益 林咏惟 申贵元 曲畅 宋咏烨 方宇杰 张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5): 16-22.
    目的:系统评价咖啡因摄入对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影响。方法:以“咖啡因”“运动”“身体活动”“锻
    炼”“健身”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等7个数据库中检索自
    2011年1月—2023年7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且,根据中国食
    物与健康证据质量评价体系,对纳入文献的证据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
    显示,单次摄入每次3~6 mg/kg体重咖啡因能够增强运动人群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证据等级为良,推荐等级为C。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存在较强的个体特异性,其效果和推荐剂量因运动项目、剂量和时
    间等因素而异。结论:单次摄入3~6 mg/kg体重的咖啡因有助于提升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 营养功能评价
    杜利红 梁克红 关奎 张丽娟 朱宏 尹淑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1): 72-81.
    目的:探索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对谷子农艺性状、小米营养品质、小米中硒形态及含量的影响,采用代谢组学分析与小米生长和营养品质有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作用通路,明确谷子叶面最佳的纳米硒喷施量,为富硒小米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苗K5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供硒水平:清水对照(T0)、22. 5 g/hm2 硒(T1)、33. 75 g/hm2 硒(T2)、45 g/hm2 硒(T3),于抽穗期、灌浆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谷子农艺性状、小米颜色、营养成分、硒形态和含量,通过热图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等方法确定喷施硒肥后小米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并以此分析硒肥对小米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22. 5 g/hm2 (T1) 纳米硒时,谷子
    的株高、茎粗、穗长、穗粗、穗重、产量均达到最大值(P < 0. 05),较对照组(T0) 分别增加了7. 9%、15. 4%、
    14. 5%、18. 8%、13. 5%、9. 8%;小米的a值达到最大值(P < 0. 05),b*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0)(P < 0. 05);小
    米的脂肪、总膳食纤维、直链淀粉、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8. 33%、19. 56%、2倍、36% 和13. 36%
    (P < 0. 05),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含量分别降低1. 70% 和7. 14% (P < 0. 05);小米总硒含量随着叶面喷施硒浓度
    的增加而升高,其中,仅T1组小米中的硒含量接近《T/CATEA 003—2022:富硒农产品硒含量标准》的规定。小米
    中的硒形态均为有机硒,分别为硒代胱氨酸(SeCys2)、硒代蛋氨酸(SeMet),其中硒代蛋氨酸占总硒的比例为
    96. 80%;在对照组小米和富硒组小米中共筛选出213个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主要代谢通路有24条。其中,精氨酸、
    谷胱甘肽等代谢物上调促进精氨酸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等代谢通路,与谷子的农艺性状提高有关;菊二糖、半
    乳糖酸等参与淀粉和蔗糖代谢、半乳糖代谢等代谢通路,与小米的营养品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直链淀粉)
    的改善有关;9种磷脂酰胆碱和甘油磷酸胆碱等参与甘油磷脂代谢、醚类脂质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
    代谢通路,与小米的营养品质(脂肪) 改善有关。叶面喷施22. 5 g/hm2纳米硒时,谷子有最佳的农艺性状、小米的
    营养品质显著改善、小米中的硒形态均为有机硒且硒含量接近标准规定的富硒含量。结论:应叶面喷施低于22. 5 g/
    hm2的纳米硒生产富硒小米。
  • 膳食营养调查
    王婉莹, 朱东林, 冯悦, 张运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2): 84-88.
    目的:统计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患者合并肌少症的患病率,分析血清维
    生素D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13例老年
    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老年人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体育活动情况等一
    般信息、实验室血清25(OH) D3水平检测数据,步速、握力,以及体成分检测数据等。参考亚洲肌少症工作组
    《2019 骨骼肌减少症诊断和治疗》对肌少症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
    的相关性。结果:老年T2DM 合并肌少症患病率为25. 66%,合并肌少症组患者血清25 (OH) D3 平均水平为
    (25. 14±6. 33) ng/mL,维生素D缺乏率合计为26. 48%,血清25(OH) D3显著低于单纯T2DM组患者,维生素D缺
    乏率显著高于T2DM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 D3水平与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患者步速(r=0. 508,
    P<0. 05)、握力(r=0. 483, P<0. 05) 及ASMI得分呈正相关(r=0. 512, P<0. 05)。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影
    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高、女性、空腹血糖高、HbA1c高以及血清25(OH) D3水平过低是老年糖尿病患者
    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体重正常是保护因素,均有P<0. 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发生率高,血清
    维生素D水平低是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是良好的预测因子。故对于老年T2DM患者,应关注血清维生素
    D水平,以预防肌少症的发生发展。
  • 食物安全
    余欢欢 陈小妹 梁成美 陈春泉 高云慨 尹青春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9): 15-20.
  • 营养与健康
    钱金娜, 张佳, 孙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4): 74-77.
    目的:探讨膳食抗氧化指数(DAI) 与儿童支气管肺炎继发支气管扩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89例,将继发支气管扩张的患儿21例作为病例组,将未继发支气管扩张的患儿6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食物频率问卷(FFQ) 评估食物摄入量,并计算DAI来评估饮食的抗氧化能力。比较两组膳食摄入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扩张与DA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腋温≥38℃比例、呼吸频率≥30次/min比例、白蛋白<35. 0 g/L比例、影像学特征比较(P<0. 05),两组在其他方面资料比较(P>0. 05);病例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E、维生素C、膳食纤维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在
    其他膳食营养摄入情况比较,P>0. 05;病例组D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DAI与支气管扩张呈负相关(OR:0. 91,95% CI:0. 88~0. 97,P=0. 03)。在调整了腋温、呼吸频率、白蛋白、影像学特征(OR:0. 94,95%CI:0. 89~0. 98,P=0. 04) 和额外调整了卡路里摄入量(OR:0. 92,95% CI: 0. 85~0. 97,P=0. 04) 后,关联仍然显著。结论:富含抗氧化剂的饮食可降低儿童支气管肺炎继发支气管扩张的风险,但是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来证实结果以及潜在的机制。
     
  • 营养与健康
    赵沛沛, 周洁玉, 袁薇, 唐佳丽, 郁丽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4): 65-68.
    目的:对江苏省镇江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探讨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0 868例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镇江地区0~6岁儿童的一般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 D水平,统计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维生素D 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江苏省镇江地区10 868例儿童中,维生素D 营养状况充足者共6 015例(55. 35%)、不足者3 185例(29. 31%)、缺乏者1 668例(15. 35%)。主要抚养人文化水平为大专及以(OR=0. 904, 95%CI:0. 835~0. 993)、日均活动时间≥2 h(OR=0. 912, 95%CI: 0. 723~0. 976)、哺乳期喂养方式为混合
    喂养(OR=0. 832,95%CI:0. 683~0. 942) 和配方奶粉(OR=0. 884, 95% CI:0. 693~0. 913) 是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保护因素;而年龄(OR=1. 734,95% CI:1. 083~3. 149) 近3月贫血(OR=1. 194,95%CI:1. 028~2. 178)、反复上呼吸道感染(OR=1. 484,95%CI:1. 119~2. 798) 及反复腹泻(OR=1. 312,95%CI:1. 184~2. 591) 是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结论:镇江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不足/缺乏发生率高,应关注0~6岁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适当干预,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 专题论坛
    宋咏烨 林咏惟 周淑益 申贵元 曲畅 方宇杰 张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5): 11-15.
    目的:检索国内外文献,系统循证咖啡因对视觉注意力的影响,便于进一步开展咖啡因健康效应相关
    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咖啡因”“视觉”“视觉注意力”在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万
    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自2000年1月1日—2023年2月28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
    根据中国食物与健康证据质量评价体系,对咖啡因的视觉注意力改善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纳入3篇文献作
    为本次综述的主要证据,均为人群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显示,咖啡因可以提高视觉注意力,包括警惕性、视觉注意
    力、反应时间、视觉表现、命中率、误报率、响应时间、误差百分比等,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单次摄入280 mg
    及以上咖啡因可以提高视觉注意力,证据等级为良,推荐等级为C级。连续2次摄入咖啡因(300 mg/次,间隔12 h)
    有助于提高视觉注意力,证据等级为良,推荐强度为C级。结论:摄入一定剂量的咖啡因可以对视觉注意力产生影
    响,且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 合理膳食
    张润 欧阳一非 魏艳丽 王惠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9): 10-14.
    目的:了解食物营养素丰富度指数的构建和应用现状,为建立适合我国的食物营养素丰富度指数提供
    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方式,从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分别检索关键词,总结概括食物营养素丰
    富度指数的构建与应用情况。结果:食物营养素丰富度指数的构建已形成一套科学程序,在国外进行广泛验证研究
    并应用于评价食物营养价值及膳食质量等方面,而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局限。结论: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
    食物营养素丰富度指数的验证研究。
  • 营养功能评价
    王肖 沈葹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9): 67-73.
    目的:确定能够测量香蕉摄入的良好生物标志物,为改进营养流行病学膳食暴露测量方法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检索策略并手动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列表,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和ISIWeb of Science,检索仅限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不限。结果:最终共纳入18篇文献,按代谢物的不同对文献进行分类,其中5-羟基吲哚乙酸(5-HIAA) 13篇、多巴胺(DOP) 8篇、儿茶酚异喹啉类1-甲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Salsolinol) 3篇、相关代谢物的组合与香蕉摄入关系的研究1篇。结论:不同香蕉摄入相关代谢物的组合较单一代谢物的稳健性高,测量香蕉摄入的结果更为可靠。
  • 膳食营养调查
    吴春宇, 王之麒, 罗志强, 方忠维, 王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2): 73-78.
    目的:探讨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 术后血脂、炎症
    反应程度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5月期间实施PCI治疗
    的113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57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以谷氨酰胺为主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另外56例患
    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饮食指导模式(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指标、炎症反应指标、
    血脂等代谢指标及随访1年患者MACE发生率差异。结果: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血清CK-MB、cTnI比较,两组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均显著降低(P<0. 05),但两组之间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血清hs-CRP、IL-6、TNF-ɑ、IL-10比较,两组之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IL-10均显著降低(P<0. 05),研究
    组在术后48h的血清hs-CRP、IL-6、TNF-ɑ 水平低于常规组(P<0. 05);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血清TG、TC、
    LDL-C、HDL-C 比较, 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1 周, 两组患者的血清TG 均显著降低
    (P<0. 05), 研究组的HDL-C 较术前显著升高(P<0. 05); 研究组在术后1 周的血清HDL-C 水平高于常规组
    (P<0. 05);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LVEF、LAD、LVEDV、LVD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LVEDV、LVD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 05),两组的LVEF、LAD较术前显著升高(P
    <0. 05);研究组在术后3个月的LVEF高于常规组、LVD低于常规组(P<0. 05);随访1年,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
    7. 02%、常规组MACE发生率16. 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冠心病PCI患者围手术期实
    施以谷氨酰胺为主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优化血脂水平,并且对患者术后心功能康复有
    利,但在降低MACE发生率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 消费与流通
    王佳友 徐扬 王茵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0): 20-29.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我国食物消费研究现状特征与热点进行归纳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思
    路和决策参考。方法:以1992—2023年中国知网(CNKI) 收录的498篇有关我国食物消费问题的文献为研究对象,
    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从发文数量上来看,食物消费研究文献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
    从核心作者及其合作关系来看,研究力量较为聚集但合作网络效应仍偏弱;从研究机构分布来看,中国农业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在食物消费研究领域发文最多,核心科研机构的研究主体地位较为明显;从载文期刊分布情况看,载文
    期刊总体较为集中和稳定。已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影响因素、食物消费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
    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等方面,研究热点演化与国家政策的关注点密切相关,早期的研究热点以消费量为代表,中期
    主要以农村居民、绿色食品、城乡差异为代表,后期主要以膳食营养为代表。结论:加工食品消费及其营养摄入是
    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应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采用新的理论方法开展交叉学科热点研究。
  • 合理膳食
    梁敬 宋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9): 5-9.
    目的:介绍助推(Nudge) 理论促进食物选择的相关研究,明确现存问题并指出如何运用于我国健康
    食物选择的促进工作中。方法:2007年3月—2023年10月,从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数
    据库中检索助推理论在健康领域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助推理论促进健康食物选择的实践案例进
    行深入分析。结果:Nudge能够帮助个体选择健康食物,然而也存在待改善的问题。在健康领域,国外已展开了大
    量关于Nudge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而国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鲜有研究。结论:有必要开展Nudge理论在健康食
    物选择方面的干预研究和实践探索,补充完善中国人群的研究结果。
  • 营养与健康
    高然 高海秀 程广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1): 52-60.
    目的: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当前中国处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的关键期,加强
    食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各年龄段居民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和改善膳食营养结构,减少食物浪费,更是助力食
    物系统转型升级,保障可持续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方法:对“日本四次食育推进基本计划”产生的背
    景、演进历程、基本做法和主要成效进行分析。在对中国食育进行形势研判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
    启示和政策建议。结果与结论:中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丰富食育内涵、定期评估食育效果、构建与食物系统转型
    升级相适应的绿色食育体系、采取政府加大投入的财政和其他金融手段。
  • 专题论坛
    曲畅 林咏惟 周淑益 申贵元 宋咏烨 方宇杰 张娜 张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1): 5-17.
    目的:系统评价咖啡因摄入对成年人精力、注意力的影响。方法:以“咖啡因”“精力”“注意力”等
    作为关键词,检索、整理并归纳2000年1月—2023年2月发表于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生物
    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 等7个数据库的中文及英文文献。根据
    中国食物与健康证据质量评价体系,对咖啡因提升精力、注意力的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
    文献34篇作为综述的主要证据,其中综述7篇、试验研究27篇。一次性摄入60~400 mg的咖啡因能够改善一般健
    康成年人的情绪,降低疲劳感,增加警觉性,增强注意力,证据等级为良,推荐等级为B级。结论:咖啡因能够提
    升成年人在不同场景下的精力和注意力,具有广泛的健康效应。
  • 合理膳食
    王天同, 席元第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2): 37-41.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和平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方法:2019—2022年收集天津市和平区
    806例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中小学生一般情况,采用3 天 24 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采
    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分析中小学生膳食结构、营养状况,以及营
    养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营养状况与膳食结构的关系。结果:天津市和平区中小学生大多膳食摄入量在推荐范围
    内,但薯类、蔬菜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偏低,而畜禽肉、盐、油的摄入量偏高。消瘦共52例(6. 45%)、
    超重142例(17. 62%)、肥胖123例(15. 26%)。对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发现,消瘦在女生、小学生及缺乏体育
    锻炼的学生中发生率高;超重、肥胖在男生、小学、11~13岁及14~17岁、母亲文化程度在高中/职高及以下、缺乏
    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发生率高。消瘦中小学生谷类、薯类、蔬菜、畜禽肉、奶及奶制品及油摄入量显著低于体重适宜
    组(P<0. 05);超重、肥胖中小学生谷类、畜禽肉、油摄入量显著高于体重适宜组(P<0. 05),而薯类、蔬菜摄入
    量显著低于体重适宜组(P<0. 05)。结论:天津市和平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尚存在不合理之处,且营养状况不理想,
    应加强学生家长、学校、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观念及营养行为学习和养成。
  • 食物安全
    司原琦 张铂瑾 张丽娟 刘洪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1): 28-34.
    目的:拓宽国际视野,从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实践中,寻找对我国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做
    法。方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食品监管职能概况、人类食品计划情况进行整理和介绍,重点就2022年
    “奶粉供应危机”导致的食品监管架构改组情况和改进措施开展分析,并结合我国特殊食品监管情况进行比对。结
    果:从我国特殊食品监管架构和法律要求切入,探讨对加强特殊食品监管的几点启示。结论:从强化有效协作、提
    升战略管理水平、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几方面发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特殊食品安全监管的现代
    化与科学化水平。

  • 专题论坛
    周淑益 林咏惟 申贵元 曲畅 宋咏烨 方宇杰 张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5): 5-10.
    目的:系统评价咖啡因摄入对特定运动项目的实际影响。方法:以“咖啡因”“运动”“身体活动”“锻炼”和“健身”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和Embase7个数据库中检索自2011年1月至2023年7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且,根据中国食物与健康证据质量评价体系,对纳入文献的证据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运动前摄入3~6mg/kg咖啡因,能够明显提高篮球、足球、柔术、跆拳道等项目的运动员的表现水平,证据等级为良,综合评价等级为B。咖啡因对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表现影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其效果和建议的摄入剂量会受到多种因素如运动项目、摄入剂量以及时间等的影响。结论:适量咖啡因摄入有助于提升篮球、足球、柔术、跆拳道等项目的运动员在运动表现方面的表现水平。
  • 食物生产
    李为 司智陟 王凤忠 李培森 张康洁 李龙 张若辰 康凯 廖子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4): 13-20.
    目的:深入探究山东省潍坊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座谈和统计分析,全面收集潍坊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对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果:潍坊市农产品加工业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结构优化不足、科技研发滞后、品牌建设薄弱、产业链协同整合欠缺等问题。结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深化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整合等方面入手,实施一系列具体举措,为潍坊市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并为同类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助力农业现代化和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 合理膳食
    李佳玺 赵丽云 于冬梅 魏潇琪 房红芸 伍星星 琚腊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2): 5-10.
    目的:了解国内外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及预后结局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儿童食物过敏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汇总。结果:综述了国内外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主要致敏食物及多重食物流行情况及其预后结局。结论:不同年龄不同诊断方式报告的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不同。牛奶、鸡蛋是儿童最主要致敏食物。牛奶和鸡蛋耐受形成较早,多重食物过敏以及花生、坚果、海鲜等引起患儿持续过敏或并发症更值得关注。
  • 膳食营养调查
    董孟茹, 魏艳丽, 欧阳一非, 陈慕磊, 王惠君, 刘爱东, 王志宏, 董小辉, 张继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0): 73-77.
    目的:描述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 成年居民每日膳食嘌呤摄入状况、食物来源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8年间10轮随访数据,选择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居民食物摄入量和称重法调查调味品消费量。根据各类食物的消费数据和食物中嘌呤含量资料计算中国居民膳食嘌呤摄入量,并分析其食物来源。结果:与1991年相比,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总嘌呤、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中位数摄入量分别增加了75. 9、21. 0、12. 9、36. 5、2. 0 mg/d。来源于畜禽肉类的嘌呤比例从1991年的28. 0% 增加至2018年的30. 4%,来源于水产品类的嘌呤比例从1991年8. 2% 增加至2018年的11. 7%,来源于蔬菜类的嘌呤比例从1991年的21. 5% 下降至2018年的11. 4%。结论:中国成年居民的膳食嘌呤摄入量呈上升趋势,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物和谷薯类,应引导居民合理膳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 营养功能评价
    杨正磊 冯鑫 尹淑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9): 58-66.
  • 营养与健康
    吕燕宇 洪溪 黄绯绯 苏畅 贾小芳 姜红如 王志宏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9): 77-81.
    目的:综述膳食营养及生活方式与继发性癫痫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并提取PubMed、中国知网
    (CNKI)、万方等数据库中膳食营养、生活方式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信息。结果:维生素D可改善因抗癫痫治疗产生
    的骨质流失现象,维生素B6、B12保护神经元、缩短继发性癫痫发作时间,锌水平升高或降低与继发性癫痫无明确
    关联;生酮饮食可降低继发性癫痫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饮酒、睡眠障碍是继发性癫痫的潜在性危险因素,而饮
    用咖啡则对其发病无显著影响。结论:膳食营养、生活方式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性,但目前已有研究
    证据还不充分,需进一步的研究。
  • 营养与健康
    尚伟华, 刘剑英, 王发合, 邱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1): 65-69.
    目的:探讨岩藻多糖的生物学活性以及对胃肠道疾病的作用,为研发预防和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且具
    有较低毒副作用的岩藻多糖功能食品、保健品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岩藻多糖、褐藻多糖硫酸脂、褐藻糖
    胶、保护胃粘膜、调节肠道菌群、幽门螺杆菌、纳米颗粒为检索词在国内外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并归纳及总结。结
    果:岩藻多糖具有阻止幽门螺杆菌粘附胃黏膜、减少幽门螺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及感染作
    用,是一种清除体内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辅助治疗胃部疾病的新型制剂。岩藻多糖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表现
    在通过修复胃肠道的理化屏障、增强免疫屏障功能、调节微生物屏障等方面。结论:岩藻多糖对胃肠道疾病起到保
    护剂、调节剂以及胃肠道免疫作用,可作为胃癌肠癌患者的膳食补充剂,帮助患者缓解治疗的副作用,控制减缓疾
    病发展转归作用。
  • 膳食营养调查
    王静 魏九玲 刘培培 廖望 余焕玲 杨月欣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30(10): 66-72.
    目的:了解我国成年居民的坚果摄入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3 — 4月间采
    用问卷星调查居民对坚果营养价值、健康效应、推荐摄入量等的认知情况,以及坚果摄入频率、摄入量、购买途径
    等消费行为和自我描述、行动线索、社会规范等社会心理学决定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居民坚果摄入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共收到来自31个省市的3 046份问卷,筛选符合纳入标准
    的3 029份合格问卷(以26~45岁人群为主) 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坚果的平均摄入量为77. 6 g/w,摄
    入量不足(低于50 g/w)、适宜(50~70 g/w)、过多(大于70 g/w) 的比例分别为45. 3%、9. 8%、44. 8%;居民对坚
    果营养价值、推荐摄入量、健康效应的知晓率分别为25. 2%、25. 4%、26. 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性别、是否了解坚果推荐摄入量、坚果的“味道好”是影响坚果摄入量的主要因素(P<0. 05)。结论:我国
    成人居民坚果消费不足和过量现象并存,应针对不同消费者特点,加强膳食指南中坚果推荐量方面的教育,引导居
    民正确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