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3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8-28
  

  • 全选
    |
    膳食营养调查
  • 王行 朱文丽 张娜 张曼 宋咏烨 马冠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国学龄儿童营养素养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学龄儿童营养素养提升行动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在2022年4月—2024年8月期间,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来自我国27个省 (区、市) 的14 312名3~9年级的
    学龄儿童开展线上调查,使用《学龄儿童营养素养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及营养素养数据。为便于进行组
    间比较,营养素养得分均折算为百分制。将折算后营养素养得分≥80分定义为“具备营养素养”。采用Wilcoxon秩
    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偏相关分析、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与本调查的学龄儿童营养
    素养得分中位数为 65. 4(IQR=13. 3),仅 6. 7%的调查对象具备营养素养。女生中具备营养素养的比例高于男生,
    小学生高于初中生,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 05)。调查对象食物营养相关知识理念得分与技能各维
    度得分均呈正相关 (r=0. 418~0. 592,P<0. 05)。学龄儿童营养素养20条核心信息中,调查对象掌握率不足15%的
    有6条。结论:参与本调查的学龄儿童营养素养水平较低,性别和年级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
    食物营养教育,促进儿童营养素养提升。

  • 营养与健康
  • 张译 朱云霞 张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构建学龄儿童饮水素养核心信息条目,为提高我国学龄儿童饮水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以当前学龄儿童的饮水行为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导向,基于文献检索与系统循证分析,参考国际国内饮水相关指南及标准的推荐或建议,以生理学及生理病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初步构建学龄儿童饮水素养核心信息(Core Information of Water Intake Literacy for School-age children)的概念框架以及维度,并进行证据分析,形成初始条目;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相关领域11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确定核心条目。 结果 基于文献分析初拟学龄儿童饮水素养核心条目,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两轮积极系数均为100%,平均权威程度为0.8409;两轮德尔菲专家意见一致性都较高且协调系数均显著(P<0.01)。最终确定学龄儿童饮水素养核心条目20条,涵盖认知和技能2个领域,以及饮用水、饮水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安全与健康饮水技能等多维度。 结论 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已建立学龄儿童饮水素养核心信息。
  • 张堃 李文峰 魏良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揭示低聚果糖联合茶多酚预防高蔗糖膳食诱导代谢异常的机制。方法:采用商业试剂盒与病理
    组织切片,揭示脂代谢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讨了连续8周摄入30%蔗
    糖水导致的小鼠血清代谢指纹谱变化。结果:筛选出12种差异代谢物,它们主要参与了鞘脂代谢、脂肪酸合成与
    分解代谢,甘油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分析了低聚果糖和茶多酚的联合及单独干预对高蔗糖膳
    食诱导代谢紊乱的预防作用。结论:低聚果糖与茶多酚的联合摄入比低聚果糖或茶多酚的单独摄入能更有效地预防
    高蔗糖诱导的代谢紊乱。

  • 专题论坛
  • 曾银丹 江华 毛帅 钟无限 司徒文佑 张玉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描述中国十城市孕妇、乳母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现状,并比较孕乳母使用营养素补充剂的差异。
    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分别纳入我国十城市孕妇851名、乳母935名,通过自设问卷获取乳母的基本信息和营
    养素补充剂摄入情况,通过卡方检验比较孕妇、乳母在不同种类营养素补充剂使用差异。结果:孕妇、乳母营养素
    补充剂总使用率分别为93. 4%、52. 9%,孕妇叶酸、维生素D、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锌、铁等12类营养素补充剂使
    用率均高于乳母 (P <0. 05);超6成孕妇摄入营养素补充剂种类 (数量) 超过2种。结论:乳母营养素补充剂使用
    率低于孕妇,孕妇、乳母均存在同时摄入多种营养素补充剂的现象,需关注两类人群使用营养素补充剂的科学性。

  • 徐 嘉 穆文娟 余焕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营养素补充剂的服用行为现况,探究其多重影响因素。方法:以2022年7月—
    2023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做基础健康体检的2~6岁儿童为对象,采用年龄分层抽样方法随机
    抽取400名,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膳食行为和身体活动、营养素补充剂服用行为等信息,采集体检资料中体格检查和
    实验室生化检测数据;基于不同营养状况分析其服用行为习惯差异及影响行为的决定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
    40. 8%的学龄前儿童服用营养素补充剂;61. 3%的人几乎每天服用,以补充复合类维生素矿物质 (23. 0%)、维生素
    D (22. 5%)、钙 (14. 2%) 为主;全血锌水平正常儿童比低于正常值者的复合类维生素矿物质和锌的服用率更高
    (P<0. 05),消瘦儿童比超重肥胖者的钙服用率更高 (P≤0. 017);在调整性别、家庭人均年收入、年龄别体质指
    数、身高别年龄指数后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看护者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OR=6. 751,95% CI=2. 947~
    15. 464)、保健食品认知水平更高 (OR=1. 041,95% CI=1. 009~1. 076)、儿童有挑食习惯 (OR=2. 497,95% CI=
    1. 454~4. 288)、全血锌水平正常 (OR=4. 249,95% CI=2. 301~7. 846) 是服用行为的促进因素;儿童年龄增长 (OR
    =0. 589,95% CI=0. 353~0. 983)、在外就餐次数增加 (OR=0. 197,95% CI=0. 097~0. 397) 是阻碍因素。结论:减
    少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次数并提高家长对保健食品的认知水平可能会增加儿童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率。

  • 食物安全
  • 朱明月 王小丹 雍凌 宋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18-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替代蛋白的致敏风险及评估方法进展和国内外管理要求,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系
    统检索主要文献数据库和有关国家地区新食品监管机构网站,归纳总结相关信息。结果:替代蛋白是在食品科技发
    展和消费需求转变背景下的新型蛋白供给方式,是未来食品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替代蛋白进入食物链前需要经过
    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其中致敏性评估是不可或缺的方面。由于过敏反应的复杂性,国际上对新食品的致敏性评估,
    特别是新发过敏预测等方面仍有很大挑战,基于证据权重法的个案分析是目前普遍认可的致敏性评估策略。结论:
    本文首次系统阐述了替代蛋白的致敏风险和相关评估方法,可为替代蛋白的研发和监管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付雨 张铂瑾 司原琦 孙明霞 陈广耀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当前注册审评情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如何促进芦荟在保健食品中的合理使用。方法:
    系统梳理了2010年以来我国已批准的原料包含芦荟的保健食品注册信息,同时搜集整理了国际上部分国家对于芦
    荟添加于食品中的使用规定,结合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相关要求,对芦荟在保健食品中的合理使用进行深入探
    讨。结果:重点从芦荟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的使用要求、产品配方配伍情况、原料质量要求、原料生产工艺、安全性
    控制指标等方面,归纳总结保健食品中芦荟安全性和原料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分析芦荟类产品研发面临的问题。
    结论:可通过进一步加强对芦荟中蒽醌类物质安全性、原料标准适用性和提取物原料质量可控性的研究,提升芦荟
    类保健食品的安全和质量研究水平,促进芦荟的安全合理使用以及保健食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食品工业
  • 张楠 王珂雯 米璐 刘凤霞 张星联 徐贞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3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与方法:芒果凭借其独特的香气在热带水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归纳整理了芒果中已知的植
    物化学成分,基于汁 (浆) 类基料加工的典型工艺流程提炼出关键环节,并综述了芒果植物化学成分在上述关键环
    节中的变化。结果:芒果中富含酚类、萜类、脂质、氨基酸、羧酸等植物化学成分,上述植物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
    量受品种、成熟度等因素影响。芒果汁 (浆) 生产过程中,常采用拼配技术,结合不同芒果品种的优点,以实现产
    品风味和品质的标准化,相关关键加工环节也会影响各类植物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变化,从而影响芒果汁 (浆)
    的品质,其中采后催熟技术和灭菌技术对芒果汁/浆中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结论:本综述为高品质芒果汁
    (浆) 加工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营养功能评价
  • 井澈 边祥雨 金璐 虞立霞 高蔚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4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辣木叶提取物对低氧暴露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以及凋亡和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辣木叶提取物20、50、100、200 μg/mL组,每组6孔。常
    氧对照组在 37 ℃、5% CO2正常培养箱中培养,将低氧对照组、辣木叶提取物各浓度组放入 94. 5% N2、0. 5% O2、5% CO2低氧工作站培养,分别培养24 h、48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辣木叶提取物100 μg/mL组,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GSH-Px、SOD酶活性,流式细胞法测定ROS水平,JC-1探针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DC法测定自噬水平,Western Blot
    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BCA法进行蛋白定量。结果:根据细胞活力检测结果,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低氧暴露24 h,辣木叶提取物浓度为100 μg/mL。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H9c2心肌细胞SOD、GSH-Px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 (P<0. 05),ROS和自噬水平显著升高 (P<0. 05),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和Bax与Bcl-2蛋白比值显著升高 (P<0. 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水平上调 (P<0. 05),而p62表达水平下调 (P<0. 05)。与低氧对照组比较,辣木叶提取物组H9c2心肌细胞SOD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 (P<0. 05),ROS和自噬水平显著降低 (P<0. 05),抗氧化相关蛋白Nrf2、HO-1表达上调 (P<0. 05),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Bax与Bcl-2蛋白比值显著下降 (P<0. 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下调 (P<0. 05),而p62表达上调 (P<0. 05)。结论:在低氧环境下,辣木叶提取物降低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可能通过调节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降低凋
    亡和自噬水平。

  • 贺金月 张仁堂 高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红枣以及红枣多糖、红枣黄酮、红枣色素降血脂、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提取红枣降血脂、降血糖相关信息,经过综合
    筛选共纳入36篇文献。结果:红枣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作用,红枣
    富含的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等在降血脂、降血糖方面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结论:本综述可为红枣的进
    一步应用及其相关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 营养与健康
  • 周美林 莫文雅 赵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69-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国际2014—2024年植物性饮食相关研究的热点及趋势进行分析,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
    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两款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
    析。结果:2014—2024年,共纳入1 341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发文量最高的国家和机构分别为美
    国 (432篇,中心性0. 56) 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55篇,中心性0. 21);植物性饮食与慢性病风险、植物性饮
    食中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植物性饮食与肠道微生物以及植物性饮食与环境保护等4个方面为当前国际领域的研究
    热点主题;植物性饮食指数、肠道微生物、维生素D、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结论:目前,植
    物性饮食的研究热度逐年增加,但全球研究水平存在不均衡性。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植物性饮食模式在不同人群中的
    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并基于此探索适合我国人群的植物性饮食方案。
  • 方柯红 吕烨 张玲玲 范菁 朱冰 徐虹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75-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学龄前儿童进食速度和咀嚼程度与超重肥胖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
    杭州市抽取5所幼儿园的64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进食速度和咀嚼程度与超重肥胖间的关
    系。结果:学龄前儿童平均年龄为 (5. 14±0. 92) 岁,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8. 55%,不同城乡、家庭年收入、父亲和
    母亲是否超重肥胖、不同进食速度和咀嚼程度的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调整
    混杂因素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食速度快和咀嚼程度低的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可能性增加,同时存在进食速度快
    和咀嚼程度低的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更高。结论:进食速度快和咀嚼程度低分别与超重肥胖间存在正
    向关联,同时存在进食速度快且咀嚼程度低的学龄前儿童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

  • 郑 琪, 邵 东, 邓敏超, 张冰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8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联合地中海饮食干预对肥胖患儿体格测量指标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5年5月期间收治的肥胖患儿80例,将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采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联合地中海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
    儿的临床一般资料、体格指标、血脂水平、幸福度以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体格指标、血清
    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均小于对照组 (P<0. 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高于对照组 (P<0. 05),APOA及APO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EIQ得分
    高于对照组,SDSC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联合地中海饮食可有效改善肥胖患儿体格情
    况,降低患儿血脂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膳食营养调查
  • 康喜 苏畅 贾小芳 张继国 关方旭 白晶 魏艳丽 李丽 杜文雯 黄绯绯 张晓帆 欧阳一非 何宇纳 王惠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8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中国15省 (区) 成年居民膳食总胆碱和甘磷酸胆碱摄入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基于“中
    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1991—2018年) ”数据,选择有完整人口学特征和膳食数据的≥18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各调查年份不同特征成年居民总胆碱和甘磷酸胆碱 (GPC) 摄入量及变化趋势,并与胆碱适宜摄入量 (AI) 进行比
    较,评估总胆碱摄入量达到AI的人群比例。结果:2018年我国15省 (区) 成年人总胆碱和GPC平均摄入量分别为
    179. 01、16. 09 mg/d,较 1991年分别增加了 30. 74、2. 71 mg/d,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自 2006年后有所下降。
    男性普遍高于女性,两者均在1991—2006年呈上升趋势,随后出现下降。≥65岁者总胆碱和GPC摄入量最低。城市
    地区总胆碱和 GPC摄入量普遍高于农村地区。各轮调查成年居民膳食总胆碱摄入量达到 AI的人群比例均较低,
    2018年为3. 74%。结论:中国15省 (区) 成年居民膳食总胆碱和GPC摄入量在1991—2018年虽有所波动,但总体
    呈上升趋势。我国成年居民膳食胆碱摄入量较低,建议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的营养教育和指导,以优化胆碱等
    营养素的摄入,促进公众健康。

  • 王 悦 , 朱媛昱 , 隋航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 31(8): 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6~14岁儿童膳食纤维摄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6~14岁儿童的膳食模式及膳食纤维摄入
    状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市公立小学及初中的6~14岁在校儿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年龄分层,每个年龄
    段抽取50例儿童,共450例进行调查分析,膳食调查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法,记录其日均摄入能量、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情况,根据受试者的膳食纤维摄入情况进行分组,将膳食纤维摄入量低于推荐水平的受
    试儿童纳入低水平组,反之纳入正常组,比较两组间纤维摄入食物来源及贡献率,探究其食物来源对儿童膳食纤维
    摄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本调查共发放450份调查问卷,回收合格问卷436份,回收率为96. 89%。436例儿童最喜
    爱的食物依次为蛋糕、酸奶、巧克力、苹果、冰激凌、香蕉、面包和牛奶,比例分别为 89. 68%、88. 76%、
    87. 61%、86. 70%、85. 32%、85. 09%、83. 94%、81. 42%,最不喜欢的食物依次为苦瓜、泡菜、洋葱、茄子、猪肝、
    芹菜、香菇、海鲜,比例分别为 19. 95%、38. 53%、41. 51%、45. 41%、46. 10%、51. 15%、56. 19%、58. 72%。各
    年龄段儿童能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摄入均低于推荐量,蛋白质及脂肪摄入量均高于推荐值。436例儿童中,
    51例 (11. 70%) 儿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纳入正常组,其他385例纳入低水平组。低水平组中儿童谷
    物纤维摄入量低于正常组,大豆及零食饮料纤维摄入量高于正常组 (P<0. 05),但在水果、蔬菜纤维摄入方面无差
    异 (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谷物纤维摄入、高大豆纤维摄入均会使儿童的膳食纤维摄入降低。结论:本
    调查的6~14岁儿童仅11. 70%膳食纤维摄入达到推荐水平,多数儿童的膳食结构不均衡,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低
    于推荐量,而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高于推荐量;6~14岁儿童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主要与低谷物纤维和高大豆纤维摄入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