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4-12-28
  
  • 全选
    |
    合理膳食
  • 李佳玺 赵丽云 于冬梅 魏潇琪 房红芸 伍星星 琚腊红
    2024, 30(12):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了解国内外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及预后结局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儿童食物过敏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汇总。结果:综述了国内外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主要致敏食物及多重食物流行情况及其预后结局。结论:不同年龄不同诊断方式报告的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不同。牛奶、鸡蛋是儿童最主要致敏食物。牛奶和鸡蛋耐受形成较早,多重食物过敏以及花生、坚果、海鲜等引起患儿持续过敏或并发症更值得关注。
  • 谢臻城 丁叶 付铭涵 杨婉仪 欧阳莉珊 李依彤 罗红良 汪之顼
    2024, 30(12):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城乡及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水摄入量。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于2018年
    9月—2019年2月在全国范围6大地区13省市的妇幼保健院纳入676名儿童。采用面对面访谈,调查员指导看护人
    利用iPad填写膳食日记,辅以膳食估量工具“食物图谱”在线记录并评估儿童4d内所有饮料和食物摄入量。基于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计算每日水摄入量。结果:城市儿童总水摄入量、饮料和食物中水摄入量均显著高于
    农村(1 282 mL/d >1 118 mL/d,694 mL/d >613 mL/d,557 mL/d >467 mL/d)(P<0. 05)。华北总水摄入量、饮料和食
    物中水摄入量均最高,东北均最低,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城市奶及奶制品、菜肴、汤和零食中
    水摄入量及占比均显著高于农村,白水和主食占比、粥中水摄入量及其占比则相反,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除其他饮料占比外,地区间不同类型饮料和食物中水摄入量及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仅
    19. 4% 儿童达到总水适宜摄入量的推荐值,城市高于农村(23. 5%>13. 1%);华北最高(45. 3%),东北最低
    (2. 2%),城乡及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我国学龄前儿童饮水状况差,存在城乡及地区差
    异,修订水适宜摄入量时需综合考虑,并开展针对性儿童饮水宣教,培养正确的饮水行为。
  • 孙美玲, 白沙沙, 孔凡华, 姚雨杉, 项鹏宇, 杨智浩, 孟掉琴, 崔亚娟
    2024, 30(12): 16-23.
    摘要 ( ) PDF全文 ( )
  • 朱铭钰 王奇 陈娟娟 高慧宇 张嘉雯 向雪松
    2024, 30(12): 24-32.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通过肠道宏基因组技术对兰州市学龄前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共纳入
    71名符合条件的3~7岁学龄前健康儿童,收集膳食、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粪便样本,使用鸟
    枪宏基因组学技术对收集的粪便进行检测。结果:兰州市学龄前儿童肠道中含有大量有益菌,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
    和氨基酸代谢。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母亲生育年龄、儿童年龄和主食类食物影响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组成及功能。
    随母亲生育年龄增长,儿童肠道中两歧双歧杆菌和回肠罗姆布茨菌丰度降低,并伴随生酮、叶绿素生物合成、γ-谷
    氨酰循环、嘧啶核糖核苷降解等代谢功能降低。随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肠道中丁酸梭菌以及有益菌杜氏拟杆菌和
    格氏乳杆菌等群数量增加且产丁酸功能增强,而简单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降低。薯类和全谷物摄入与肠道有益菌两
    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双环瘤胃球菌丰富增加有关。结论:学龄前期儿童肠道中含有大量有益菌,其肠道菌群
    受母亲生育年龄、自身年龄和主食类食物影响较大,关注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可为中国西北地区儿童的保健提供理论
    依据和重要参考。
  • 王美辰 赵文利 杨文利 黄鸿眉 闫洁
    2024, 30(12):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青少年宏量营养素摄入与身体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首次就诊的6~18岁单
    纯性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一日24小时膳食记录,身体成分,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宏量营养素摄入与
    身体测量指标,包括BMI、内脏脂肪面积(VFA)、体脂率、全身体脂肪质量指数(FMI)、全身肌肉质量指数
    (MMI) 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分析的432例肥胖儿童平均年龄(10. 4±2. 3) 岁。13. 9%患儿蛋白质、49. 5%患儿
    脂肪和10. 0% 患儿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于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在调整了肥胖儿童的年龄、性别及总
    能量摄入后,宏量营养素摄入与身体成分指标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男童中,碳水化合物摄入与BMI呈正相
    关,且与体成分中脂肪相关指标VFA、体脂率、FMI均呈正相关关系;蛋白质摄入与体脂率及FMI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肥胖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摄入超标比例较高,其中男童膳食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摄入对体脂有影响。
  • 王天同, 席元第
    2024, 30(12):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和平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方法:2019—2022年收集天津市和平区
    806例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中小学生一般情况,采用3 天 24 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采
    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分析中小学生膳食结构、营养状况,以及营
    养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营养状况与膳食结构的关系。结果:天津市和平区中小学生大多膳食摄入量在推荐范围
    内,但薯类、蔬菜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偏低,而畜禽肉、盐、油的摄入量偏高。消瘦共52例(6. 45%)、
    超重142例(17. 62%)、肥胖123例(15. 26%)。对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发现,消瘦在女生、小学生及缺乏体育
    锻炼的学生中发生率高;超重、肥胖在男生、小学、11~13岁及14~17岁、母亲文化程度在高中/职高及以下、缺乏
    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发生率高。消瘦中小学生谷类、薯类、蔬菜、畜禽肉、奶及奶制品及油摄入量显著低于体重适宜
    组(P<0. 05);超重、肥胖中小学生谷类、畜禽肉、油摄入量显著高于体重适宜组(P<0. 05),而薯类、蔬菜摄入
    量显著低于体重适宜组(P<0. 05)。结论:天津市和平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尚存在不合理之处,且营养状况不理想,
    应加强学生家长、学校、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观念及营养行为学习和养成。
  • 食物生产
  • 杨炎炎 张颢城 祝超然 陈敏静 王秀丽
    2024, 30(12):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总结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因素及现存问题,为引导预制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
    法:基于现有文献、报告及政策法规,梳理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背景,描述其发展现状,并指出其现存问题。结
    果:在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驱动以及政策、技术、渠道等环境支持下,预制菜行业在疫情期间迎来发展机遇,
    近两年在我国快速兴起。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行业发展呈现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渗透率
    较低、以企业市场为主、行业竞争激烈等特点,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食品安全与营养难保障、消费者认知度与认
    可度待提高等问题。结论:为促进我国预制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应当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监管机制、推动产品研
    发与技术创新、加强预制菜宣传教育。
  • 消费与流通
  • 刘竞阳 李欢 孟婷 吴晓蒙
    2024, 30(12): 48-55.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探究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了解情况及消费意愿,调查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
    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消费者进行拦截调查,用卡方检验、无序Logistic回归等分析不同人群特
    征对于预制菜认知情况、购买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结果:1 209名被调查者中,59. 7% 的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有一定
    了解,61. 2% 的消费者平均每月购买1次预制菜。月饮食支出在3 000~4 000元、每周食用外卖3次以上的家庭具有
    更高的购买频率。目前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接受程度较高,但菜肴安全问题仍是消费者的主要顾虑。与不了解预制
    菜的消费者相比,了解预制菜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食用频率[1个月3次、1个月1~3次、1年10次以下频率的OR
    (95% CI) 值分别为10. 021(6. 301~15. 937)、5. 733(3. 731~8. 808)、3. 917(2. 495~6. 149)]。结论:调查结果表
    明,不同区域消费者对预制菜均具有一定了解,且呈积极态度,但对于菜肴的品质安全仍存在顾虑
  • 张莉 李向阳
    2024, 30(12): 5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通过研究消费者网购肉类产品的信任影响因素,探究提升消费者肉类产品电商消费信任的路
    径。方法:通过构建3维信任模型,基于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因素及各
    因素与信任的相关关系。结果:产品信息、正面在线评论、服务质量、品牌美誉度、规章制度、个人特征、产品质
    量和递送方式对消费者网购肉类产品的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肉类产品电商消费者的信任取决于多重因素,
    产品信息、正面在线评论、服务质量、品牌美誉度对信任的影响最明显,需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
    程度,从而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促进肉类产品电商消费健康发展。
  • 营养与健康
  • 夏娟 唐振闯 余金明 吕霖 朱文宇 孟欣雨
    2024, 30(12): 6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癌症幸存群体的营养素养水平,识别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实施精准营养干预、
    降低我国癌症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各区块站的癌症幸存
    者共3 851名为研究对象,开展营养素养水平调查。结果:上海市癌症幸存者的整体营养素养水平为46. 48%,其中
    功能性营养素养、营养知识应用能力、营养信息获取能力、推理计算能力4个维度的素养水平分别为46. 77%、
    48. 27%、45. 86%、31. 37%。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显著影响癌症幸存者的营养素养水平。结
    论:癌症幸存者的总体营养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其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能力,不同癌症类型的人群间差异不
    大,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男性、中小学以下文凭、经济状况较差的癌症幸存者群体开展营养教育。

  • 韩爱华, 窦继波, 王文超, 宋晓霈
    2024, 30(12): 6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了解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营养素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聊城市某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
    息,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结果:发放问卷603份,回收问卷603份,有
    效问卷580份。调查对象营养素养的中位数是64. 5(IQR = 14. 0),营养素养水平为72. 6%。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
    调查对象营养素养水平较高(64. 5 vs 63. 5 vs 66. 5,H=6. 865,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
    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受到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结论: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尚可,主要受家庭
    人均月收入的影响,有必要需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营养水平的提升。
  • 膳食营养调查
  • 吴春宇, 王之麒, 罗志强, 方忠维, 王飞
    2024, 30(12): 7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探讨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 术后血脂、炎症
    反应程度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5月期间实施PCI治疗
    的113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57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以谷氨酰胺为主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另外56例患
    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饮食指导模式(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指标、炎症反应指标、
    血脂等代谢指标及随访1年患者MACE发生率差异。结果: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血清CK-MB、cTnI比较,两组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均显著降低(P<0. 05),但两组之间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血清hs-CRP、IL-6、TNF-ɑ、IL-10比较,两组之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IL-10均显著降低(P<0. 05),研究
    组在术后48h的血清hs-CRP、IL-6、TNF-ɑ 水平低于常规组(P<0. 05);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血清TG、TC、
    LDL-C、HDL-C 比较, 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1 周, 两组患者的血清TG 均显著降低
    (P<0. 05), 研究组的HDL-C 较术前显著升高(P<0. 05); 研究组在术后1 周的血清HDL-C 水平高于常规组
    (P<0. 05);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LVEF、LAD、LVEDV、LVD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LVEDV、LVD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 05),两组的LVEF、LAD较术前显著升高(P
    <0. 05);研究组在术后3个月的LVEF高于常规组、LVD低于常规组(P<0. 05);随访1年,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
    7. 02%、常规组MACE发生率16. 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冠心病PCI患者围手术期实
    施以谷氨酰胺为主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优化血脂水平,并且对患者术后心功能康复有
    利,但在降低MACE发生率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 刘琳, 范群斌, 梁文, 李玉婷
    2024, 30(12): 7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膳食炎症指数(DII)、营养参数与衰弱发
    生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
    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8例患者经衰弱量表(Fried) 调查达到衰弱标准(衰弱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衰
    弱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DII、营养参数、个体情况、疾病病情资料,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
    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结果:衰弱组的年龄、过去1年住院史患者占比、家庭收入
    <6 000元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衰弱组的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
    水平、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衰弱组的DⅡ
    指数达到T3水平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日均摄入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均
    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年龄越大、共病数量≥2种、患者的红细胞水平越低、
    血红蛋白水平越低、总蛋白水平越低、白蛋白水平越低、DII指数为T3是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DII水平越高、红细胞水平越低、血红蛋白水平越低、总蛋白水平越低、白蛋白水平越低会显著增大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的风险。
  • 王婉莹, 朱东林, 冯悦, 张运捷
    2024, 30(12): 8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目的:统计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患者合并肌少症的患病率,分析血清维
    生素D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13例老年
    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老年人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体育活动情况等一
    般信息、实验室血清25(OH) D3水平检测数据,步速、握力,以及体成分检测数据等。参考亚洲肌少症工作组
    《2019 骨骼肌减少症诊断和治疗》对肌少症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
    的相关性。结果:老年T2DM 合并肌少症患病率为25. 66%,合并肌少症组患者血清25 (OH) D3 平均水平为
    (25. 14±6. 33) ng/mL,维生素D缺乏率合计为26. 48%,血清25(OH) D3显著低于单纯T2DM组患者,维生素D缺
    乏率显著高于T2DM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 D3水平与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患者步速(r=0. 508,
    P<0. 05)、握力(r=0. 483, P<0. 05) 及ASMI得分呈正相关(r=0. 512, P<0. 05)。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影
    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高、女性、空腹血糖高、HbA1c高以及血清25(OH) D3水平过低是老年糖尿病患者
    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体重正常是保护因素,均有P<0. 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发生率高,血清
    维生素D水平低是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是良好的预测因子。故对于老年T2DM患者,应关注血清维生素
    D水平,以预防肌少症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