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28
  

  • 全选
    |
    本刊特稿
  • 陈萌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论坛
  • 于文奇 穆月英 张哲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因素引入到 LA/ AIDS模型中,实证检验了消费结构受收入增长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并进一步对比消费支出弹性系数和收入增长差异,考察居民收入增长对其消费结构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探索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差距来缩小消费的差距。结果表明:首先,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和消费形式上趋于一致;其次,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助于降低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医疗保健和其他类商品的消费差距,而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助于降低食品、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差距;最后,收入增长对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化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 李国景 焦月 朱文博 陈永福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1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分析了收入与营养需求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与营养需求间的关系呈非线性。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实证研究了在不同营养摄入水平上收入对营养摄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对营养需求的影响在不同营养摄入水平上存在异质性,处于高营养摄入区域家庭的营养收入弹性小于处于低营养摄入区域家庭的营养弹性。因此,针对不同的人群,应采取差异化的营养政策,同时应重视宣传教育,引导科学合理膳食。
  • 食物生产
  • 张学彪,黄艳芳,刘洪霞,曲春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受资源禀赋、科技进步、城镇化、农地制度、农业政策以及农户家庭特征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户经营规模正处于历史上最为关键的转变时期。本文基于农户经营规模变迁的理论框架,系统研究现阶段影响农户经营规模的各项因素及机理,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户经营规模的变迁走向,从另一个角度把握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推动现阶段小农户顺利转型提供科学依据。
  • 食物安全
  • 王玲,张玉珏,杨晓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检测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食物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浓度能否预测临床过敏的发生。方法:纳入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招募的婴儿患者(1~18个月)327名,在24个月的随机双盲阶段后,是持续12个月的开放标签(OL)阶段,再进行食物的过敏发展。此外,在基线、双盲和OL阶段结束时,测量牛奶、蛋清、花生、小麦、海鲜混合物和大豆的sIgE。 结果:到OL阶段结束时,15.9%的AD患儿发生至少1种食物过敏,最常见的食物过敏是花生、牛奶和蛋清,分别占6.6%、4.3%和3.9%[17]。海鲜、大豆和小麦过敏比较罕见。牛奶、鸡蛋和花生的sIgE水平随AD的严重程度而增加。牛奶、花生、蛋清和海产品混合物的基线sIgE值与这些食物发生过敏的风险在统计学上具有相关性(P<0.05)。AD的严重程度较高(IGA)也可以预测食物过敏的发生。ROC值下的面积显示,基线sIgE预测花生、牛奶和蛋清的食物过敏的准确率高,但不适用于海鲜、小麦或大豆。结论:在有大量发生食物过敏风险的婴儿中,sIgE水平对于预测食物过敏的发展无临床意义。
  • 石丽丽 韩超 赵金鹏 李岩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虾青素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评估虾青素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虾青素对雌、雄大鼠的急性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19.0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未见该样品有致突变作用,大鼠30d喂养试验各项指标也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虾青素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实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虾青素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食品工业
  • 李雅慧 张燕 孙丰义 周昊 何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蒸制温度对增稠后的老年蔬菜类易食食品质构特性的影响,确定增稠老年蔬菜类易食食品的最佳蒸制温度。方法:利用质构仪和冷冻离心机分别对增稠后的老年蔬菜类易食食品进行质构测试和持水力测试,分析比较不同蒸制温度条件下增稠食品的质构、硬度均一性和持水力。结果:90℃蒸制温度时样品硬度、硬度均一性和持水力均相对较低;100℃蒸制温度时样品硬度、硬度均一性和持水力均较好;110℃蒸制温度与100℃蒸制温度相比,样品硬度、硬度均一性和持水力差异不大;120℃蒸制温度时样品的硬度开始降低。结论:增稠蔬菜类易食食品最佳的蒸制温度温度为100℃。
  • 张春岭 刘慧 刘杰超 陈大磊 焦中高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乳酸发酵饮料中的总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枣乳酸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乳酸发酵前后的活性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红枣乳酸发酵饮料中总酸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h、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活性成分得到了很好地保留,制备得到的红枣乳酸发酵饮料中的总酸含量可达0.897g/100g,得到的回归模型对试验拟合较好。
  • 宁建红,张杰,李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膳食纤维发挥各种生理功能的机制及当前国内外在制备膳食纤维并对其进行改性时所使用的方法,并指出目前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为膳食纤维制备方法的优化和相关产品生物活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刘世军,阿迪来·艾尔肯,唐志书,姜慧慧,宋忠兴,崔春利,刘红波,梁艳妮,张娱,许洪波,雷甜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确定大枣泡腾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用PEG 6000包裹碳酸氢钠,对大枣泡腾颗粒剂的辅料配比进行筛选。结果:PEG 6000与碳酸氢钠的比例为2∶1,枸橼酸与碳酸氢钠的比例为1.2∶1,制备的大枣泡腾颗粒崩解迅速,溶液澄清,无沉淀,口感良好。结论:大枣泡腾颗粒的研制为大枣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 消费与流通
  • 张璟 刘景景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我国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状况。方法: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六大区域批发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结果:我国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市场信息化水平不高、设施设备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环境污染严重、产品损耗浪费大、管理制度不健全、批发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结论:提出设备升级、污染防治、资源利用、强化管理、培育人才、提升科技等实现水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 营养功能评价
  • 张珍 韩领 夏晓洋 向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大豆异黄酮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大豆异黄酮功能食品开发以及其他食品功能组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宁粤 欧阳雅琦 郑汝婷 侯爱香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5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萍 贾晓顺 朱庆均 张颖颖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罗勒30%、50%、80%醇沉多糖对体外抗菌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确定罗勒多糖的有效部位。方法:水提醇沉制备罗勒粗多糖,将罗勒粗多糖3次醇沉后去蛋白得精多糖,再分级醇沉得到30%、50%、80%醇沉多糖,最终测定其体外抗菌及免疫活性。结果:30%醇沉多糖具有最佳的抑菌效果和最高的刺激巨噬细胞增殖能力;50%醇沉多糖促进脾脏细胞增殖作用最为显著。结论:不同浓度的醇沉罗勒多糖抑菌和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活性有显著差异。
  • 张雅楠 梁鹏 谢静仪 张怡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目前几种天然抗氧化剂种类的开发与应用,并探讨了国内外天然食品抗氧化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 孙欣 张承明 时川 杨晓霞 张仁堂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红枣进行热处理,并对红枣和黑变枣颜色、成分及香气进行比较,发现红枣黑变后颜色变为黑褐色,且在0~12h内变化明显;含水量先增加后降低。黑变24h后组织状态变软,总酸含量增加,蔗糖降低,果糖、葡萄糖等还原糖增加;多糖、总酚、五羟甲基糠醛(5HMF)、三萜酸、氨基酸等功能成分增加,但黄酮和环磷酸腺苷(cAMP)减少。与原红枣相比,黑枣果实的香气成分丰富,产生焦糖气味的2乙酰呋喃,糠醛及其衍生物增加明显。结果证明,黑变枣在某些方面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 营养与健康
  • 王艳莉 龚丽青 辛晓伟 刘妮 商维虎 方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一种智能营养自动筛查系统与NRS 2002在肿瘤患者中的适用性,从而为营养筛查工作的落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选择。方法:采取连续取样的方法,对205名住院成年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性的横断面研究。在入院后24h内营养师利用NRS 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智能营养筛查系统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提取智能营养相关数据指标,如BMI、体重下降、进食减少、ALB、膳食医嘱等,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识别。χ2 检验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结果差异,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Kappa 值分析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的评定效果。结果:采用NRS 2002筛查发现59人(28.8%)存在营养风险,同时智能营养筛选系统检测出78名患者(38%)存在营养风险。与NRS 2002相比,智能营养筛选系统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80.1%、约登指数为0.63、Kappa为0.58。NRS 2002和智能筛查系统均与体重、体重下降、BMI、影响进食的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但智能筛查系统在影响进食症状、体重下降、BMI的相关性明显优于NRS 2002。NRS 2002与智能筛查系统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349,P<0.000)。NRS 2002<3分组较NRS 2002≥3分组的体重、BMI、TP、ALB、LY、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智能筛查系统无营养风险组与营养风险组在体重、BMI、ALB、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智能营养筛查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住院肿瘤患者尚可以被接受,可用于筛查和早期识别存在营养风险的住院肿瘤患者,但需要在更多的病种和患者中进行验证。
  • 乔汇,徐波,曲珊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与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74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w营养状况、排气排便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将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徐境苹,陈丁源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和个体化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患者均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对高营养风险患者行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在抗心衰基础上给予传统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抗心衰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心功能变化和营养改变情况,观察两组营养过程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共76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78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2.86%;营养支持后观察组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排血量(CO)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9,P<0.05)。结论:对老年CHF患者行营养风险筛查和个体化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辛宏云,唐晓云,梅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1):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应用于临床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共186例纳入研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和传统营养评价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18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接受营养风险筛查和一般营养状况评估,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方法显示56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占30.11%;糖尿病肾病Ⅳ期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1.52%、Ⅴ期发生率为70.59%,均显著高于Ⅲ期发生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低于30g/L者30例,占16.13%;BMI检查结果示营养不良者19例,占10.22%;相关性研究发现,营养风险筛查与BMI、ALB、PA、SCr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可有效评估患者早期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以便早期干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