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28
  

  • 全选
    |
    专题论坛
  • 唐洪涛, 刘锐, 夏蕊, 刘爱玲,孙学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食育已经深入民众的生活,成为其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我国食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已有不同社会主体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食育工作,但是由于我国食育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需要借鉴国外食育的经验。
  • 食物生产
  • 谭越峰 梁栋 韩军花 张立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的油脂配料使用情况及脂肪酸提供情况,为提升婴儿配方乳粉的营养水平及制定产品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多渠道收集婴儿配方乳粉标签信息,统计分析油脂配料的种类、组合、最高添加量构成比及标识含量,比较全脂乳产品与脱脂乳产品、牛乳基产品与羊乳基产品、高必需脂肪酸产品与全部产品间的差异。均数和率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269个婴儿配方乳粉。配料表分析显示,85%的产品使用了4种及以上的油脂配料,葵花籽油和椰子油在全部产品中的添加率最高,分别为88%、76%。牛、羊乳基配方粉的油脂配料使用情况存在差异,牛乳基配方粉中脂肪、亚油酸及α-亚麻酸的标识含量略高于羊乳基配方粉(P<0.05)。脱脂乳配方粉中,棕榈油添加率为32%,显著高于全脂乳产品 (P<0.05)。44例使用了棕榈油的产品中仅有4例强化了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结论:牛、羊乳基配方粉中的必需脂肪酸标识含量基本一致。现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以多种油脂组合使用的方式,以尽可能模拟母乳脂肪酸模式,但有些油脂类原料使用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吴月来,樊孝凤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不同的生产模式的视角,以海南省海口市东山镇、陵水县龙广镇、定安县定城镇为例,对菜农用药行为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并获取了农户农药使用情况的原始数据资料。本研究选取合作社、分散农户两个不同生产规模的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菜农用药行为具有显著差异性,对于农户用药行为偏好、农药剂量的施用情况、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摘的态度、施用绿色农药补贴的选择态度等方面,合作社的行为偏好明显好于分散农户。
  • 董自庭 姚文英 张锋 黄玉萍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贫困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管理粗放、优质优品意识不强、包装标识不科学、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实现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历史渊源、种植习惯、政策支持等角度,分析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贫困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特点,对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生产管理质量不高、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产业链条延伸拓展不足等问题进行探讨。从发挥政府职能、落实政策保障、培育职业农民、扶持龙头企业、加强投入品监管、强化全程质量控制、培育农产品品牌等方面提出高质量发展对策。
  • 食物安全
  • 王彦炯,郑永利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国和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多年来,法国积极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由法国农业部负责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有3类标识标签。本文主要对法国生态农业(AB)标签制度的发展历程、设立原则、管理体系等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法国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认定管理发展的政策建议。
  • 田洪芸,任雪梅,王文特,张海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相关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水平逐年好转,2018年抽检合格率达到99.93%。虽整体质量状况较好,但体系检查发现,某些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许可条件保持、现场管理、不合格产品召回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概述了近年来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体系检查情况,提出新形势下的监管要求。
  • 食品工业
  • 张雪松 王宇飞 王国栋 向雪松 王竹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2种全麦食品生物标志物烷基间苯二酚(ARs)的方法。方法:血浆加入内标,经丙酮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吹干异丙醇定容,使用实心核色谱柱(2.1mm×100mm,1.6μm)为分离柱,以异丙醇∶乙腈=30∶7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用内标法定量。结果:2种ARs在2~2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 0。方法检出限为0.1ng/mL,定量限为0.3ng/mL,加标回收率为88.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48%~13.2%(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前处理简单,能够有效测定血浆中2种ARs的含量。
  • 白亚欣 侯彩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白茶与绿茶、红茶生化成分的差异,探讨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以寿眉、安吉白茶及白琳工夫分别为白茶、绿茶、红茶代表,分析茶叶成分,测定茶汤抗氧化活性,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总黄酮含量与年份呈正相关关系,而咖啡碱则相对稳定;白茶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均低于绿茶,但其酯型儿茶素所占比重显著高于绿茶,且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及总黄酮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茶类;EGC所占比重与酯型儿茶素均与茶汤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白茶与其他茶在成分和抗氧化性上均有显著差异;EGCG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强。
  • 薛杨,秦宁宁,宿馨心,孟凡琦,李炳樟,陈梅凤,贺丹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丹参非传统药用部位花的制茶工艺,以及不同加工条件下丹参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评价。 方法:于盛花期采摘紫花丹参花蕾和开放初花,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不同制茶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制得花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总多酚、氨基酸以及总黄酮含量,进一步采用HPLC法检测丹参花茶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参素的含量,并进行了相应的方法学考察。结果:丹参花茶中含有较高的总多酚,具体成分以迷迭香酸为主,含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黄酮、多糖以及微量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结论:采摘丹参花蕾利用微波杀青、微波干燥,可以保留较多活性成分,同时具有较好的外观和口感。
  • 消费与流通
  • 王图展, 陈登全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膳食安全视角分析了当前农民几种食物消费不足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利用351份来自四川盆地农民的膳食回顾调查问卷和似不相关回归(SUR)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食物可获得性方面,经济可获得性对当前农民消费不足的多种食物具有显著影响,而购买可获得性和家庭自产只对部分食物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在家庭特征因素方面,成员健康对多种食物消费均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只对部分食物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购买决策者偏好及对膳食安全的认知对多种食物消费均有正向影响;替代性食物在7天内并不是相互替代而是互补的关系,但显著性水平略低。
  • 营养功能评价
  • 马佳 白丽民 潘岳 刘兵 贾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鸡胚营养组合物对衰老大鼠基因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SD大鼠动物模型,每日1次颈背部皮下注射 D-半乳糖500mg/(kg·d),连续造模90天,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液。从第1天起,鸡胚营养组合物组、鸡胚组、营养组合物组、蛋清组,分别以相应剂量对大鼠进行灌胃,每天1次,直至第90天,拉颈处死大鼠。取各组大鼠肝脏、骨髓和脑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织修复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衰老模型组相比,鸡胚营养组合物组衰老大鼠肝脏和骨髓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MSH2表达量升高(P<0.05);鸡胚营养组合物组衰老大鼠肝脏组织中同源重组修复基因Xrcc1、Xrcc2、骨髓中同源重组修复基因Rad51以及脑组织中同源重组修复基因Rad51、Xrcc1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鸡胚营养组合物能够修复衰老大鼠肝脏、骨髓和脑组织基因的损伤,此可能为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 张瑛毓 付劢 范海茹 张丽静 王凤忠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具有降尿酸功效的日常食品、药食两用食物以及具有降尿酸功效的食品加工废弃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推动降尿酸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张起毓 严啸 李汇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大蒜来源有机硫化物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肥厚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为大蒜及其相关硫化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营养与健康
  • 刘丹奇 任发政 侯彩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5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和对比白茶、绿茶和红茶粗制多糖(crude tea polysaccharides,CTPs)的降血糖效果及机理。方法:分别选取寿眉、龙井、白琳工夫作为白茶、绿茶和红茶的代表,制备粗多糖。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研究粗制茶多糖对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葡萄糖耐量和胰腺组织病变情况的影响,qPCR测定小鼠肝脏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CTPs均具有降血糖功效,白茶、绿茶、红茶多糖的空腹血糖下降率分别为47.0%、47.8%、36.7%;CTPs均可改善小鼠葡萄糖耐量,下调Foxo1、G6Pc、PEPCK和TXNIP基因的表达量。结论:本实验剂量条件下,研究所选粗制茶多糖提取物均具有降血糖效果,其中绿茶多糖作用最明显。
  • 薛凯瑞 赵楠 汤旭磊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饮茶可改善糖代谢,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茶的有效成分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脂肪分解、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IV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表达等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糖代谢关键酶、消化酶活性且保护胰岛β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本文综述饮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及可能的机制的研究进展。
  • 王慧,朱建兵,孙韦,常严,徐雅洁,吴振洲,易佩伟,杨晓冬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饮用绿茶不仅可以改善正常人的情绪和认知功能,还可以延缓认知功能退化,提高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水平。本文综述了绿茶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L-茶氨酸、咖啡因等有效成分对情绪和认知功能的作用和机制。
  • 膳食营养调查
  • 吕燕宇,姜红如,张兵,王惠君,王志宏,王柳森,贾小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1991—2015年我国18~64岁成年农民超重肥胖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人口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5年间9轮队列研究的基本信息、社会经济因素和体格测量数据,选择18~64岁职业为“农民、渔民或猎人(以下简称农民)”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的体质指数(BMI)切点值判定肥胖程度。应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人口经济因素对肥胖发生危险性的影响。结果:1991—2015年间,我国农民超重和肥胖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超重率从11.42%上升至35.80%,肥胖率从1.37%上升至13.92%。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超重肥胖危险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民超重肥胖危险性明显增加,35~49岁、50~64岁年龄组肥胖危险性高于18~34岁年龄组。北方及中部地区农民超重肥胖危险性高于南方地区。高收入水平的农民超重肥胖危险性高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民。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超重肥胖危险性高于小学及以下组。结论: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地理位置是农民超重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根据分布特征,将优质资源集中到中部、北方地区,并加强对中老年人进行营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同时也要关注高收入地区及男性农民的超重肥胖问题。
  • 张泽鹏 朱润芝 柴巍中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7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营养知识掌握现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典型抽样,抽取北京核心城区和郊县城区数所代表性中学学生,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6所中学1 192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其中初中生789人、高中生392人,男生600人(50.80%)、女生581人(49.20%),平均年龄13.72±1.58岁(最小11岁、最大19岁);中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59.37,初中生59.78,高中生58.53;女生61.08,男生57.71;学生对不同类别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显著(P<0.05);女性学生、与父母同住、父母学历高与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北京市中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处于不及格水平,对不同知识类别的知晓度差异显著,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和掌握营养知识缺乏系统连贯性。学校课程设置、年级、性别、父母学历、居住状况等影响学生营养知识掌握状况。学校应考虑家庭和社会参与,衔接初高中阶段课程教学,加强系统、综合和连贯性的学生营养教育。
  • 武洋,王珺,刘薇,李美丽,董跃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82-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并观察其对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3月就诊于我院确诊为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单纯肠外营养(TPN组)7d,观察组患者术后行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EEN+PN组)7d,对两组患者行营养支持期间的免疫学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YM)、免疫球蛋白 A(lgA)、免疫球蛋白M(lgM)、免疫球蛋白G(lgG)]、营养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住院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后免疫学指标(LYM 、lgA、lgA及lgG)较前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后其营养学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前均有所提高,试验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3)试验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试验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能够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免疫功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龙珍,赵燕,钱叶红,杨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1):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在ICU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改良鼻饲法,对照组常规鼻饲,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营养状况、血糖水平、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鼻饲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鼻饲第1天(P<0.05),但观察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呕吐、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流、腹泻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鼻饲法有利于减缓ICU患者营养状况恶化,有利于ICU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