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2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7-28
  

  • 全选
    |
    本刊特稿
  • 周明珠 马冠生 陈萌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餐方式的演变不单单是人们生活习惯的简单转换,而是与社会发展、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现代采用的合餐就餐方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受到礼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分餐制在全国各地再次成为热点话题。要在围桌合餐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再实行分餐制,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 专题论坛
  • 刘晓洁 管晓慧 苏洋 李陈晓婧 黄琼 宗耕 程书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食育是以营养健康知识为载体,进行道德、文化、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引导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儿童群体,食育行动需以传播食育知识为基础目标、以掌握食育技能为具体目标、以养成正确观念为最高目标。
  • 张烯 孙灵芝 杨亚洁 热依拉·吐尔逊 刘红双 廖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的“根”,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中有诸多与“食育”教育理念相契合的观点。结合国外成功推行“食育”教育的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颁布、家校联合构建“食育”教育氛围、重视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和宣扬等均有助于“食育”教育在我国进一步推广。
  • 食物生产
  • 赖翰卿 习佳林 何伟忠 王朝辉 毛雪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寻找中国北方相似地域大豆产地的溯源特性指标,以提高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在大豆产地溯源方面应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来自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5个主要大豆主产省区的159份大豆样品中12种矿物元素(Mg、Al、P、K、Ca、Mn、Fe、Ni、Cu、Zn、Rb、Sr)的含量。结果: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大豆产地进行初步分类,但除黑龙江外,其他产地并不能进行良好地区分,进一步利用多层感知器建立产地分类模型。训练子集、测试子集和保持子集的正确预测率分别为100.0%、92.3%和94.4%,可有效地对中国北方地区5个产地进行分类。结论:本研究可为我国大豆产地溯源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 资源与生产
  • 宋海龙,魏鸿雁,姚彩虹,陈刚,石磊岭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马铃薯渣为原料,探究提取马铃薯渣中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生物法酶法、超声波裂解、高速剪切等技术提取马铃薯渣中所含的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试验数据。 结果: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pH为5、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30U/g、酶解2.5h。结论:本研究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25.87%,并测得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7.1g/g、7.5mL/g,该工艺条件可有效提取马铃薯渣中的膳食纤维。
  • 食物安全
  • 王科迪,肖东方,王志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农村食品安全现状背后的市场机制,并对湖南省397份调研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风险认知中的身体损失对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影响,身体损失越高,满意度越低;年龄对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影响,年龄越大,满意度越高;居住地对于满意度来说具有显著影响,且从回归结果来看,其影响系数较高。据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加强监管、居民应积极学习并增强防范意识、食品生产企业应优化投入并加强自律等政策建议。

  • 食品工业
  • 张艳珍 王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柠条(锦鸡儿)花为原料,采用溶剂回流法提取总生物碱,并对提取的柠条花粗生物碱采用体外实验模型进行抗氧化能力研究,同时与抗坏血酸和苯甲酸作对比。结果表明:柠条花总生物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能力远大于苯甲酸,略小于抗坏血酸。
  • 营养功能评价
  • 王珊珊 刘佳萌 孙晶 贾宁 范蓓 戴小枫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34-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药用石斛内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与宿主互作关系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介绍药用石斛内生真菌、内生细菌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对石斛内生细菌做出的相关研究工作,对其研究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微生物菌肥、中医药产品、新资源功能性食品,合理利用药用石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郝云涛 刘睿 珠娜 刘欣然 胡佳妮 康家伟 毛瑞雪 张亭 李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菠萝蜜低聚肽(JOPs)对γ射线辐照导致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96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乳清蛋白组(0.40 g/kg·BW)及3个JOPs干预组(0.20、0.40、0.80 g/kg·BW),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8只/亚组。行灌胃干预第14 d除空白组外,小鼠接受60Co γ射线全身辐照,剂量3.5 Gy,剂量率1 Gy/min。两亚组分别在辐射后第3 d和第14 d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辐照后第3 d及第14 d,相比空白组,模型组血清、肝脏SOD及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MDA水平均显著增高,JOPs各剂量组小鼠血清及肝脏MDA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乳清蛋白组;辐照后第3 d,相比模型组,JOPs各剂量组小鼠血清及肝脏SOD、GSHPx活性均显著增高,且高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及血清、肝脏GSHPx活性与中、高剂量组肝脏SOD活性均显著高于乳清蛋白组;辐照后第14 d,相比模型组,JOPs各剂量组小鼠血清及肝脏SOD、GSHPx活性均显著增高,且JOPs各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与高剂量组肝脏SOD、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乳清蛋白组。结论: JOPs对γ射线辐照所致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朱晓蕾 李晓南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诱导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提高机体能量代谢的作用,可通过调控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进而降低肥胖导致的代谢紊乱,本文综述姜黄素对脂肪组织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营养与健康
  • 高锦凤 余小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不同膳食策略的膳食结构、营养素特点、基础应用、对孕期体重管理效果及母婴结局影响,为孕期保健医护工作者和孕妇提供多渠道的孕期体重管理膳食策略的同时,对不同膳食策略应用于我国孕妇是否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等问题提出建议,为寻找适合我国孕妇的膳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李雍,黄倩,秦勇,刘伟,周雅琳,李睿珺,于兰兰,陈宇涵,许雅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5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孕期妇女体重、体脂百分比及其他体成分指标的变化趋势,了解孕期体成分的变化与孕前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为孕期体重的合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建档的56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孕早期(10~12周)182人、孕中期(22~24周)211人、孕晚期(30~32周)172人,根据孕前BMI将各期孕妇分为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各孕妇进行体成分测定。结果:调查对象的各项体成分指标均随孕期的进展而明显增加(P<0.01)。体重在孕早期增幅相对较少,中晚期增加明显,在孕末期仍然保持了较大的增加,而体脂百分比在孕期增幅较体重增长平稳,尤其在孕晚期,体脂百分比变化明显小于体重增长幅度。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孕前BMI水平的孕妇各阶段体成分指标均差异显著(P<0.01)。孕期各阶段体脂百分比与孕前BMI均呈正相关关系(孕早期:β =1.297,95%CI:1.098~1.497;孕中期:β= 1.306,95%CI:1.146~1.466;孕晚期:β=0.883,95%CI:0.691~1.075)。结论:孕期各阶段体重、体脂百分比及其他体成分指标显著增加,但各指标增幅有所不同。孕前BMI与孕期各项体成分指标变化呈现相关性。

  • 许美艳 石劢 孔众 卢庆彬 张丽娟 郭艳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个体化体重管理对孕期体重增重异常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产科门诊选取孕期体重增重异常孕妇进行饮食习惯调查,并实施个体化体重管理,随后收集饮食情况、妊娠结局指标、孕期增重值、新生儿指标等。结果:所有孕妇平均孕期增重为(15.8±5.9)kg,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分别为17.6、16.2、15.0、12.5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0.5)kg,平均住院天数为5d,干预时平均孕周为28周。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在个体化体重管理后多数妊娠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高血压和贫血有统计学差异(P<0.05)。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孕妇的剖宫产率均高于30%,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高于30%。孕前消瘦的孕妇分娩巨大儿的比例明显低于孕前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孕期增重异常孕妇调查的主要营养问题中,总体食量/主食过量、零食糕点过量的孕妇均为30%左右。结论:对孕期体重异常的孕妇进行个体化体重管理仍然有效;孕妇营养认知问题较多,亟需宣教改善。
  • 郭沛君,肖岚,陈升平,郝晋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孕期对孕妇进行孕期膳食管理对孕妇体重变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女性共92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孕期膳食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变化情况、自然分娩率、巨大儿发生比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孕25±2周时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孕33±2周及分娩前体重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膳食管理应用于孕妇孕期体重管理,有助于改善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及巨大儿发生情况,降低临床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膳食营养调查
  • 张丽岩 葛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研究孕妇孕早期饮食、饮水现状,指导孕早期合理饮食。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月期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98例名孕妇进行饮食和饮水状况调查,同时进行体成分及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孕早期孕妇饮食摄入不均衡,能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钙、铁、镁摄入均不足,应注意补充。孕早期平均饮水量不足1 300mL,应引起重视。孕早期不同饮水量的孕妇体成分之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总水量、细胞内液、体脂含量、去脂体重、肌肉含量。
  • 金超 杨勤兵 李世阳 张欣悦 林兵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对孕期营养相关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产科建档的单胎妊娠妇女,营养干预组为预产期2019年2—5月产科建档孕妇,选取2018年同月份生产孕妇作为历史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制定孕期全程营养管理流程,干预组孕妇在产科随访的基础上,分别在孕早期(8周前)、孕中期(12周)、孕晚期(28周)接受孕期营养随访共3次。历史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管理。全程监测和记录两组孕妇孕期增重,出现胎儿生长受限(IUGR)、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GDM)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分娩方式、胎儿体重的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孕妇GDM的发病率为10.8%,低于历史对照组的22.9%(P<0.01);孕28周贫血率为19.7%,明显低于历史对照组的30.2%(P<0.05);干预组孕期增重(14.4±3.5)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4)kg(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的比例为36.1%,虽低于对照组的38.1%,但未见显著性(P=0.529)。干预组和对照组孕妇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对比分别为0 vs 0.7%、3.3% vs 5.2%(P>0.05),两组胎儿为低体重儿的比例为3.8% vs 3.2%,胎儿巨大儿比例为4.9% vs 5.9%(P均>0.05)。结论: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妊娠糖尿病和孕期贫血的发病率,有利于控制孕期增重,而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和巨大儿的比例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
  • 周雅 赵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叶酸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BSCO、维普、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 10 年间发表的有关叶酸与GDM关系的实验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并进行综合探讨。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综述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叶酸水平较正常孕妇降低;围孕期女性孕前摄入膳食叶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无关;叶酸补充剂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尚不能确定。结论:孕妇叶酸水平和GDM发生发展存在关联性,膳食叶酸与GDM发生无关,叶酸补充剂对GDM的影响不确定。
  • 赵广彩,田爱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8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的膳食营养状况,分析叶酸、维生素D等水平与妊高症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市院区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简称妊高症)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妊高症分型分为三个亚组:妊娠期高血压组(38例)、轻度子痫前期(36例)、重度子痫前期(32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孕妇126例为对照组。采用24h回忆法统计孕妇膳食状况,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D、血清钙、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分析影响PIH的相关因素。结果:孕妇不同膳食结构中,谷类、乳类、蔬菜类、鱼虾类、水果类摄入量均不足,豆类和油脂类摄入量适宜,畜禽肉类和蛋类摄入过量;对照组患者血清中叶酸、维生素D以及血清钙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中各亚组患者,随着妊娠高血压程度的不断加重,观察组中各亚组血清中叶酸、维生素D以及血清钙水平呈明显降低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最高,正常对照组血清Hcy水平最低,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对影响PIH的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在年龄、BMI、血清叶酸、维生素D、血清Hcy和血清钙水平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BMI、血清Hcy为PIH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维生素D、血清钙为PIH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的膳食营养结构不均衡,谷类、乳类、蔬菜类、鱼虾类、水果类摄入量均不足,畜禽肉类和蛋类摄入过量,营养结构有待改善。PIH的发生与维生素D、叶酸和血清钙水平密切相关,BMI、Hcy是影响P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维生素D和血清钙是PIH的保护因素。孕妇在妊娠期间补充叶酸、维生素D、血清钙和控制能量过度摄入,对预防和降低PIH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张娟,周生碧,彭丽霞,杨年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26(7): 85-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膳食因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IDA孕妇(病例组)102例和正常孕妇(对照组)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对孕妇进行膳食调查,比较两组孕妇膳食种类的摄入频率,并分析影响妊娠期IDA发生的膳食因素。结果:两组孕妇妊娠期在水果类、油脂类、蔬菜类、谷薯类以及干果类的摄入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孕妇在鱼肉禽类、血制品、动物内脏及钙补充剂、铁补充剂、维生素补充剂、蛋类的摄入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在豆类、刺激性饮品和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鱼肉禽类、血制品、动物内脏、铁补充剂、钙补充剂、维生素补充剂属于妊娠期IDA发生的保护因素,刺激性饮品及奶类及奶制品属于妊娠期ID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膳食因素与妊娠期IDA关系密切,孕妇在妊娠期合理增加动物内脏、鱼肉禽类、血制品、铁补充剂、钙补充剂和维生素补充剂的摄入对预防和改善妊娠期IDA可起到保护作用,而摄入过多牛奶及奶制品和刺激性饮品会增加妊娠期IDA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