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疾病”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营养与疾病
    汪丽娜 姜红 张小庆 褚云峰 刘燕 马乐 张玮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12): 63-66.
    目的:分析西安市冠心病(CHD)患者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的CHD患者;采用膳食频率调查表,根据每日食物摄入种类及数量计算各种膳食脂肪酸供能比;测定体格指标和空腹血脂水平;采用协方差分析探讨CHD患者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152名,平均年龄60.91±10.94岁,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供能比分别为7.9%±2.4%、16.6%±7.8%、11.4%±5.6%。在校正混杂因素后,膳食MUFA供能比与血清ApoA呈正相关(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随膳食MUFA供能比上升而下降(P<0.05)。膳食SFA和PUFA供能比分别与LDLC、HDLC等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HD患者膳食MUFA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相关,提示提高膳食MUFA供能比,对改善CHD患者血脂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营养与疾病
    刘燕,姜红,张小庆,蔡嘉慧,周园,王荣花,曹春晖,马乐,张玮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12): 67-71.
    目的: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07,DBI07)评价冠心病患者膳食质量,从而为该疾病患者针对性饮食干预方法的建立和相关膳食营养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健康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某医院207名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饮食摄入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DBI07评分方法评价其膳食质量状况。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膳食质量处于低度失衡状态、低度摄入不足和低度摄过量的问题并存;男性患者摄入过量程度明显高于女性;55岁以下患者在三个年龄组中摄入不足程度最低,且总分均低于另外两个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蔬菜水果、奶类、豆类、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而油、盐摄入过量;患者主要膳食模式为模式A。结论:冠心病患者整体饮食结构不合理,建议适当均衡谷薯类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奶类豆类食物和鱼类的摄入,适当食用易于咀嚼的蔬菜水果,减少盐与油的用量。


  • 营养与疾病
    庄毅,徐宇红,景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12): 72-75.
    目的:探讨基于奥瑞姆自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营养认知、生活方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奥瑞姆自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认知、生活方式、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营养认知情况生活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60.59±19.46)/(54.83±17.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良好率优于对照组(72.73%/38.18%)(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QQC量表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瑞姆自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认知,促进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营养与疾病
    刘冬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10): 64-66.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7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前白蛋白、白蛋白、上臂三头肌肌围(349.88±20.76)g/L、(37.83±4.43)g/L、(27.54±2.87)cm与对照组患者的(335.91±20.32)g/L、31.28±4.01g/L、(23.18±2.39)cm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情感职能、生理智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43%)与对照组患者的(10.00%)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给予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临床作用显著。
  • 营养与疾病
    赫为,倪海伦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6): 64-6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及酶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65例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选取治疗后1、2w为观察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LD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早期,在肠内营养支持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炎症指标及相关酶学指标水平,且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营养与疾病
    田 苗,闫 萍,邓幼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6): 68-70.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评估对重症肺炎患儿内分泌代谢和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资料,将128例患儿按营养程度高、中、低分类,分别为A、B、C共3组,其中A组患儿50例、B组患儿42例、C组患儿36例。所有入选患儿月龄在1~60个月,平均月龄28±3.5月。结果:3组患儿的性别、月龄、喂养情况以及身高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患者体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3组患儿在内分泌代谢比较IGF-1、脂联素、瘦素、NEFA、RBP、转甲状腺素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而3组患儿的ALB、铁蛋白没有明显差异(P>0.05)。3组患儿的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值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而3组患儿的死亡、呼吸机辅助呼吸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营养风险评估对重症肺炎患儿内分泌代谢和不良临床结局的判断较为准确,能够有效提示医师对患儿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从而预防患儿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率。
  • 营养与疾病
    刘雅娟,徐 婷,伍柳芳,江 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6): 71-73.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共52例,发生率为60.47%。在单因素分析中,镇静剂使用、肠内营养实施时间、肠内营养治疗前血清中白蛋白水平、专业护理、添加膳食纤维、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密切相关(P<0.05或P<0.01),Logistics 多因素分析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对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具有显著影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因素较多,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添加膳食纤维和专业护理能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为保护性因素,临床及时认识和控制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和积极实施保护性因素对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具有重要意义。
  • 营养与疾病
    葛 冰,蔡 静,钟 凤,马爱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5): 73-77.
    目的:观察维生素B2(VitB2)和维生素B6(VitB6)补充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氧嗪酸钾模型组(HU组)、阳性对照组(AL组,别嘌呤醇20 mg/kg·BW)、维生素B2组(B2组,VitB2 1.18 mg/kg·BW)、维生素B6组(B6组,VitB6 23.73 mg/kg·BW)、维生素B2+B6组(BB组,1.18 mg/kg·BW VitB2+23.73 mg/kg·BW VitB6)。C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他各组大鼠利用酵母饲料+氧嗪酸钾灌胃建模。干预持续16w,并动态监测SUA。16w后,检测SUA、Urea、SCr,肝脏ADA和XOD活性,观察肾脏病理切片。分析VitB2、VitB6对SUA、XOD、ADA的交互作用。结果:干预16w末,HU组、B2组、B6组、BB组大鼠SUA水平与C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HU组相比,大鼠SUA、Urea、SCr水平在B2组、B6组、BB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AL组、B2组、B6组、BB组肝脏XOD活性明显降低(P值均<0.05);AL组、B2组、B6组肝脏ADA活性显著降低(P值均<0.05)。析因设计分析显示,VitB2和VitB6无交互作用。肾脏病理结果显示,HU组、B2组、BB组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维生素B2、B6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尿酸水平。
  • 营养与疾病
    李峰 薛长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5): 78-82.
    综述中链脂肪酸和α-亚麻酸的来源、生理功能及应用与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营养与疾病
    李 波,吴春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5): 83-86.
    目的:分析超高龄高血压患者营养状态与近期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NFCE)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就诊的80岁以上(不含80岁)高血压患者180例,采用控制营养指数积分对入院时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分组,观察入院后1、2、4、12w NFCE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NFCE的危险因素。结果:12w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营养状态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患者NFCE的发病率分别为4.76%、11.48%、15.00%、66.67%。BMI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患者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构成控制营养指数积分的体重指数、白蛋白、血清铁蛋白、三酰甘油是NF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控制营养指数对心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大于80岁的超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营养状况与NFCE具有密切关系,控制营养指数积分越高,NFCE发生的风险越高。
  • 营养与疾病
    缪世茜,杨丽华,余书蓉,袁小兰,卢 怡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5): 86-8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期间采用营养支持对患者预后的作用价值,为临床医学治疗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搜集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行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42~68岁,平均年龄为51.3±3.5岁,共计640例。其中TNM分期,Ⅰ期a为130例、Ⅰ期b为120例、Ⅱ期a为140例、Ⅲ期a为108例、Ⅲ期b为142例。将患者分为A组(营养支持法)与B组(单纯化疗法),各组均为320例。结果:同组内化疗前患者的营养情况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化疗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A组患者化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B组患者化疗前后没有明显差异(P均>0.05)。同组内化疗前患者的免疫指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化疗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A组患者化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B组患者化疗前后没有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化疗期间反应没有明显差异,即均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等现象。两组患者体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死亡及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期间,采用营养支持对患者预后身体恢复、免疫功能提高有着一定的作用,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营养与疾病
    刘欣然,刘思奇,侯超,乌兰,毛瑞雪,麻慧娟,李勇*,王军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4): 46-50.
    目的:研究燕麦低聚肽(Oat oligopeptides,OOPs)对高热能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经高热能饲料喂养45d后腹腔注射2次30mg/kg链脲佐菌素(注射间隔为6d),造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燕麦低聚肽组(0.50、1.00、2.00g/kg·BW、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乳清蛋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经过为期15w的干预,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糖曲线下面积及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燕麦低聚肽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并改善糖耐量(P<0.05),以2.00g/kg·BW剂量效果最好。结论:长期燕麦低聚肽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 营养与疾病
    王天星,李勇,李迪,张亭,珠娜,杜倩,乌兰,刘睿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4): 51-55.
    目的:观察海参肽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和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作用,为海参肽在糖尿病降糖作用以及抗炎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拟以海参肽为干预物,以db/db小鼠为模型动物开展研究。选用空腹血糖水平≥11.1mmol/L的db/db小鼠,适应饲养1w后,以不同浓度的海参肽连续灌胃45d,期间观察其毛色、活动情况以及饮水排尿量,并于实验前、中、后期测定空腹血糖,实验前后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实验后采血测定相关血液生化指标,通过组间比较以判定海参肽的作用。结果:和模型对照组相比,海参肽中、高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体征状况,减轻多饮、多食、多尿的“三多”症状,提高2型糖尿病小鼠的生活质量。干预期间的同组横向对比中,中、高剂量海参肽干预组能够明显地降低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P<0.05),干预2、4、6w后,血糖值分别由13.62±1.64mmol/L降至11.59±3.26mmol/L,由14.82±3.09mmol/L降至12.36±3.28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中,在干预6w后,中、高剂量海参肽能有效降低db/db小鼠给予葡萄糖前后各时间点的血糖值和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P<0.05)。在炎症抑制方面,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海参肽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IL-6、IL-8在小鼠体内的含量(P<0.05),提高IL-10在小鼠体内的表达(P<0.05),同时海参肽中、高剂量组能够降低TGF-α、MCP-1在小鼠体内的表达,从而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结论:海参肽能够有效改善db/db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以及口服糖耐量调节能力,同时发现海参肽可以有效抑制db/db小鼠体内炎症反应水平,一定程度上为海参肽于2型糖尿病防治及2型糖尿病并发炎症领域的应用及合理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 营养与疾病
    刘犀灵,任发政,雷新根,侯彩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4): 56-61.
    目的:研究不同原料来源白茶的降血糖效果及机理。方法:以黄大茶水提物作为参比,探究白毫银针、白牡丹及寿眉水提物对高脂高糖饲料结合链脲霉菌素注射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葡萄糖耐量、HOMA稳态模型及血清转氨酶的影响,并用qPCR测定小鼠肝脏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及黄大茶水提物均具有降低小鼠血糖的功效,其血糖下降率分别为21.7%、27.3%、34.8%和25.1%,并且均可增加小鼠糖耐量,改善HOMA。四种茶叶水提物均使TXNIP和Foxo1的表达量下调,寿眉水提物显著上调GLUT4的表达量。结论:三种白茶均对糖尿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中多叶型茶寿眉降糖作用最为明显。 白茶;糖尿病小鼠;降血糖
  • 营养与疾病
    肖子义,贺娟,梁惠,赵婷,吴若男,马爱国,韩磊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4): 62-65.
    目的:探讨大鼠妊娠期高果糖膳食对子代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正常饮食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与雌性大鼠进行合笼,孕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剂量果糖组、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和超高剂量蔗糖组,孕期每日分别给予2mL蒸馏水、2g/kg、6g/kg、18g/kg的果糖溶液以及18g/kg的蔗糖溶液灌胃,连续干预直至分娩,娩出仔鼠基础饲料喂养,并称量仔鼠体质量、检测空腹血糖。于第8周末检测空腹血糖、进行OGTT试验。于次日禁食12h后处死子代大鼠,麻醉、取血,测量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孕期连续干预后,娩出仔鼠出生体重: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高剂量果糖组娩出仔鼠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GTT试验:在30min处,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以及超高剂量蔗糖组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在120min处,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及超高剂量蔗糖组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及超高剂量蔗糖组的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果糖膳食会增加子代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患病风险。
  • 营养与疾病
    李丽琪,徐华容,刘阳,李潇,蔡依,阮金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4): 66-70.
    摘 要:目的:探究核桃多肽在细胞水平上的降糖作用机制,为核桃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提取的HT多肽,分离纯化HT-1、HT-2的基础上,通过GLUT4转膜活性筛选,L6肌管细胞葡萄糖摄取活性筛选以及高糖诱导HepG2细胞模型胰岛素抵抗实验,探究核桃多肽的降糖生物活性及降糖作用机制。结果:HT多肽、HT-1、HT-2均有一定的促GLUT4转膜活性,其中量效曲线趋势分布较好的为HT-2,15min开始响应,30min达峰值,在25min细胞膜上GLUT4增加1倍;葡萄糖摄取活性都较好,摄取率分别为1.16、1.06和1.36;IRβ、IRS-1蛋白、GLUT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HT-2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表明HT-2通过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改善葡萄糖代谢。结论:HT多肽、HT-1、HT-2的降糖活性都较好,其中HT-2效果明显,且是通过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改善葡萄糖代谢。
  • 营养与疾病
    马玮乐,葛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3): 59-62.
    咖啡可能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不仅对大肠癌、肝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对膀胱癌、恶性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的效果。咖啡的摄入量、种类和其中的化合物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咖啡对癌症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营养与疾病
    石祥生,于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3): 63-65.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猴头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癌活性物质。本文综述了近些年猴头多糖在提取鉴定、抗肿瘤活性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 营养与疾病
    毕研霞,洪忠新,张立红,李伟,葛智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3): 66-70.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析引起患者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为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236例肿瘤内科住院进行化疗治疗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测评体质指数、检测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等评定患者营养状况,并将其与NRS2002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6例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男性患者114例,占48.3%;女性患者122例,占51.7%;其中有142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占60.2%;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头颈部肿瘤、淋巴造血系统、妇科系统、泌尿系统等系统疾病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是66.7%、69.0%、61.9%、66.7%、33.3%、56.0%。基础疾病情况对是否发生营养风险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率较高。营养风险与年龄呈正相关(r=0.042,P<0.05),与HGB呈负相关(r=-0.015,P<0.05),与ALB呈负相关(r=-0.103,P<0.05),与BMI呈负相关(r=-0.086,P<0.05),标准化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的是ALB,其次是BMI,然后是年龄,最后是HGB,所以对因变量营养风险的作用按大小排列依次是ALB、BMI、年龄、HGB。结论: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风险的发生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是否贫血、白蛋白水平及BMI等均有相关性,对于该类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时应加强动态监控,发现营养风险时,临床上对其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 营养与疾病
    蒋亭安,孙丽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3): 71-73.
    目的:通过对胰腺癌患者的饮食干预,研究植物型膳食对胰腺癌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从上海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集到的60例胰腺癌患者,分为植物型膳食组与常规膳食组,对植物型膳食组患者进行一对一、针对性的膳食指导,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素摄入和营养状况。结果:植物型膳食组膳食干预前后,膳食中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B2、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供能占总能量的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比常规膳食组,植物型膳食组干预前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植物型膳食的膳食干预影响了胰腺癌患者的膳食摄入,对总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有显著增加,同时对胰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也有积极的影响,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 营养与疾病
    张小平,王少新,杨登权,黄小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3): 74-77.
    目的:评估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并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喉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53例喉癌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评估其营养风险,并将存在营养风险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22例),分别给予个体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总能量、蛋白质的估计以及营养制剂的合理选择等)和家属自备匀浆制剂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其一般住院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和远期生存质量等。结果:553例喉癌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者262例,营养风险发生率47.4%;干预组住院时间、咽瘘发生率和术后放化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营养相关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干预前(P<0.05),营养相关指标干预前后差值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专用头颈量表(FACT-HN)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积极个体化的营养支持不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必要对喉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提高预后和远期生存质量。
  • 营养与疾病
    林 丽,张吉才,谢 飞,彭 峰,黄小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3): 78-81.
    目的:比较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患者全面主观营养评估(PG-SG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住院治疗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680例,分别用NRS 2002和PG-SGA评价患者营养状况,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38.2%和36.2%;不同年龄段、肿瘤类型和TNM分期的肿瘤患者NRS 2002/PG-SGA评分及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随年龄和TNM分期增加而增高,胃癌和结直肠癌高于其他类型消化系统肿瘤(P<0.05);以白蛋白(ALB)为“金标准”判断营养不良,NRS 2002和PG-SGA与ALB判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约登指数分别为0.667和0.751;NRS 2002与PG-SGA判断结果一致性高,列联系数r为0.49。结论:消化系统肿瘤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随年龄和TNM分期增加而增高,NRS 2002和PG-SGA均可用于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
  • 营养与疾病
    赵顺,乔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3): 82-85.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阶段(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2周)食管癌患者一般营养情况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相关程度,以期为临床不同阶段食管癌患者营养供给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青岛市市立院就诊食管癌患者共105例纳入研究,在接受治疗不同阶段(术前1周、术后1周、2周)测定患者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水平各指标,分析临床相关性。结果:105例患者术前1周发生营养不良比率为20.95%,术后1周及2周营养不良发生比率分别为72.38%、67.62%,术前1周营养不良发生比率与术后1周、术后两周变化明显(P<0.05);术前1周丙二醛与患者上臂肌围、上臂中围为负相关关系,术后1周丙二醛与患者体质数、白蛋白水平为负相关关系,以上均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2周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患者体质数及白蛋白水平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差别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水平与术后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水平息息相关,术前1周有营养不良情况时术后营养不良及氧化应激反应发生明显,临床应通过术前营养支持改善术后营养不良及机体氧化应激状态。
  • 营养与疾病
    林 丽,谢 飞,彭 峰,张吉才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3): 86-88.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为胃癌临床治疗和营养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搜集十堰市太和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18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估患者营养风险,采用粪便抗原试验(Hp SAT)检测Hp感染情况。 结果: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49.4%,不同年龄段和TNM分期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率高达90.6%,男性高于女性,Hp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Hp感染率较高,应积极开展营养支持,同时应在正常人种积极进行Hp筛查和根除治疗以预防胃癌的发生。
  • 营养与疾病
    仇菊,李再贵,李康,秦慧坤,邢通,岳艳芬,李珊珊,杨晓童,王静,浦江莉,王靖,刘燕萍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1): 59-63.
    目的:研究苦荞作为主食对2型糖尿病伴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成分、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以109名2型糖尿病伴超重或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4人完成4w的营养指导和健康培训,试验组55人除接受健康培训以外,采用纯苦荞食品作为主食替代部分精制米面,完成了为期4w的主食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体成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仅接受营养指导和健康培训的患者相比,超重患者和肥胖患者食用苦荞后,膳食结构中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显著升高。同时,TC和LDL-C显著降低,且呈现显著的组间差异。此外,肥胖患者的腰围和腰臀比在干预后显著降低,且呈现显著的组间差异。结论:苦荞作为主食替代部分精制米面,每天食用量高于100g/d可以增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改善膳食结构,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腰围,控制血液中胆固醇浓度。
  • 营养与疾病
    吴邦富,幸红林,董绪燕,邓乾春,从仁怀,魏芳,陈洪,吕昕,臧茜茜,黄凤洪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1): 64-68.
    就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功能食品中使用的调节胃肠道功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调节胃肠道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 营养与疾病
    魏玲,娄健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 24(1): 69-71.
    目的:评估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化指标及超声分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三盲试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益生菌制剂或安慰剂,治疗3疗程。结果:益生菌组,谷丙转氨酶平均水平从32.8±19.6U/L下降至23.1±9.5 U/L(P=0.002),天冬氨酸转氨酶平均水平从32.2±15.7U/L下降至24.3±7.7U/L(P= 0.002),患者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以及腰围显著降低,而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重指数z评分没有显著改变;安慰剂组,研究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肝超声分级,益生菌组转阴17例(53.12%)、安慰剂组转阴5例(15.62%)。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地改善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
  • 营养与疾病
    梁润平, 翟小童, 张文青,田晓红, 谭斌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 23(11): 59-62.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全谷物对代谢综合征调控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全谷物营养价值的研究以及合理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 营养与疾病
    于晓明,赵休畅,赵晓,张永,杨雪艳,汪德清,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 23(11): 63-66.
    目的:探讨食用黑米黑木耳粉(一种新型复合杂粮)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6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黑米黑木耳粉组和普通糙米组,实验时间1个月。研究期间登记受试者饮食情况。研究开始前和干预1个月后进行血液生化、维生素浓度和人体成分测定,其中血糖测定分别选择空腹、餐后0.5、1和2h等4个时间点,血脂测定选择空腹和餐后2h等2个时间点。结果:4例患者退出研究,获得有效数据56例,其中黑米黑木耳组27例、普通糙米组29例。研究前后2组身高、体重、BMI、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维生素浓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束后与普通糙米组比较,黑米黑木耳组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LDL-C、餐后2h甘油三酯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黑米黑木耳组维生素B9(叶酸)浓度高于普通糙米组,黑米黑木耳组维生素B1、维生素B9浓度亦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结论:食用黑米黑木耳粉,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餐后甘油三酯,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主食选用。
  • 营养与疾病
    蒙沛霖,吕承豪,朱继荷,黎 勇,郑志兵,覃 思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 23(11): 67-72.
    黑茶是中国一大特有的发酵茶类,近年来因被报道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压、调节血糖等功效而备受关注。然而,相比于绿茶和红茶,目前尚无系统性地有关黑茶改善代谢综合征功效及其分子机理研究现状的综述。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细胞、动物和人体临床水平上关于黑茶改善糖脂代谢异常现象的研究数据,发现黑茶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重并改善糖脂代谢综合征,但其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人体临床数据累积不足,且黑茶的安全毒理性评价亦缺乏。所以,黑茶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及其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分子机理亟待系统性研究,动物实验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人体临床数据有待进一步的积累,这样才能更安全有效地发挥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功效,加速其在保健食品或药品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