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22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7-01-03
  

  • 全选
    |
    专题论坛
  • 徐晓巍,郭臻,王举,侯丽,李姣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设计一种食物营养成分数据表达结构,为开发面向健康管理的膳食营养计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食物成分数据表达规范》,以及当前常见的食物营养成分计算流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对营养计算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组织,详细定义了食物营养成分的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对5类数据对象进行了计算机可读的描述,具体包括成品菜、基本食材、食材分类、烹饪方式、营养元素,并且建立了数据之间的关系。结论:该数据表达结构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可读性、计算机算法可操作性以及可扩展型,有助于数据的共享、传播与利用,支持食物营养成分计算相关应用。
  • 食物安全
  • 肖平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1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美国的食品日期标注体系及相关立法问题,指出美国联邦和州之间碎片化的食品日期标注一定程度上阻碍食品工业发展,但美国的日期标注精细化程度高,考虑食品风险品类做不同的标注要求,并建立食品银行等社会化捐赠等机制对临近保质期食品进行合理处置。文章指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有统一立法的优势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美国食品日期标注分散和碎片化带来的不利因素,但美国也有很多有益机制可供中国借鉴。建议中国可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一方面根据食品特点及风险分类,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更精细化的保质期体系;另一方面,民政部门可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作,逐步推动和建立食品的安全、合理和综合利用,拓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新途径。
  • 潘 琪,王 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18-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5年的网络数据,利用百度指数的关注度指标对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着重探讨2015年发生的“辉山乳业”、“诺如病毒”与“僵尸肉”三个典型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热度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变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干预措施,为监管部门完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伍雅婷,郭怡阳,黄常刚,刘俊玲,吴晓旻,孙言凤,李静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22-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步测定多种色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HPLC同步测定多种色素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在3.97%~7.13% (k=2);天平称量和提取回收率对合成色素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简便易行的HPLC同步测定肉制品中色素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 廖冬冬,刘 建,张 昊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26-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福州市2015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状,为减少食品微生物污染、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抽取10类共204份食品样本,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霍乱弧菌、广州管圆线虫等的检测。结果:全年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2株和寄生虫3份,总体检出率为7.3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12.20%。10类食品中动物性淡水产品致病菌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3.81%,其次为桶装饮用水11.54%。结论:不同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不同,福州市以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较明显。
  • 资源与生产
  • 周向阳,熊 露,李婷婷,韩 玥,李辉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32-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农业发展困境、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领域。本文首先阐述了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从创新发展思路、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和扶持种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探究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提出了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六项政策建议。
  • 刘 鹏,朱大洲,梁克红,仇 菊,韩 娟,王 靖,卢林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36-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需基本平衡,居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问题,尤其是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隐性饥饿”及营养性慢性疾病呈高发态势。自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以来,农作物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的进步使农产品产量增加,而许多研究表明,单位体积农作物产品中部分营养素,尤其是微量营养素含量有下降趋势,对农作物中微量营养素形成了“稀释效应”,导致单位体积营养素含量的下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农产品微量营养素含量变化的研究进展,提出深入开展农作物营养品质分析研究、建立对主要农产品微量营养素含量监测体系、从食物生产源头入手提升农作物营养品质,为增进国民营养健康提供优质的食用农产品等政策建议。
  • 食品工业
  • 黄 浩,赵 聪,陈贵堂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39-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食物源蛋白多肽铁配合物的制备、分离纯化、结构分析、生物活性以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 宋玲钰,刘战伟,宗爱珍,贾 敏,徐志祥,徐同成,刘振华,杜方岭,刘丽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43-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冷榨花生粕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花生多肽。以体外结合胆酸盐的能力为指标,考察了酶的种类、温度、pH值、加酶量、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花生多肽降胆固醇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优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酶解花生粕制备降胆固醇活性花生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 7.0、加酶量4 000 U/g底物、酶解时间4 h。
  • 消费与流通
  • 刘景景,王晓睿,袁 航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4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全国27个省份420份消费者调查问卷,采用Logit和Ologit模型分别研究了影响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行为和网购频率的因素。结果显示:性别、收入、对农产品新鲜度的重视程度、对朋友推荐的重视程度、对网上生鲜农产品质量认证标识的相信程度以及网购频率会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的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
  • 王 禹,许世卫,李哲敏,喻 闻,高利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53-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当今国际权威观点和我国实际国情,在综述国内外食物浪费、食物损耗、食物损失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食物浪费、食物损耗与食物损失这三个概念的本质差别进行了界定,为减少食物浪费、防止食物损耗等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新技术新产品
  • 童 丹,韩黎明,原霁虹,王 芳,陈亚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57-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色马铃薯全粉蛋糕的最佳配方为:小麦面粉与紫色马铃薯全粉质量比为3∶2,其中紫色马铃薯全粉40g、小麦面粉60g、鸡蛋360g、黄油50g、白糖80g、植物油40g、盐2g、泡打粉1g、塔塔粉1g。烘烤温度:上火180℃、下火180℃、烘烤时间30min。该方法加工的紫色马铃薯全粉蛋糕具有独特的马铃薯风味,薯香浓郁、口感润泽、无甜腻感、内部组织细腻、松软有弹性、感观品质和质构特性优良。紫色马铃薯全粉蛋糕开发了紫色马铃薯主食化的新途径,既提高了传统蛋糕的营养价值,又增加了蛋糕的花色品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陈有军,严群超,李 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61-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鹰嘴豆萌芽过程中鹰嘴豆芽素A和芒柄花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豆芽不同部位2种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将鹰嘴豆在22 ℃萌芽,分别于萌芽的0、1、2、3、5、7、9d取样品测定鹰嘴豆芽素A和芒柄花素含量,取萌芽7d鹰嘴豆,分别取其子叶、胚根和胚芽测定上述2种成分含量,分析2种成分含量变化规律和豆芽不同部位含量差异。 结果:鹰嘴豆芽素A 和芒柄花素含量自发芽后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第3~7d增长迅速、第7~9d后增速放缓,不同部位含量大小依次为胚根>胚芽>子叶。结论:鹰嘴豆萌芽过程中鹰嘴豆芽素A和芒柄花素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成分主要集中在胚根和胚芽中。
  • 营养与保健
  • 赵杰才,麻 彦,周 琴,赵 昕,马小飞,陈国雄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64-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析沙米和藜麦两种植物的种子代谢物,利用GC×GC-TOF MS平台开展非靶向沙米和藜麦种子代谢组分析。科尔沁沙地沙米、腾格里沙漠沙米和山西静乐藜麦种子检测到了106个代谢物。沙米代谢物相对含量有6个显著高于、17个显著低于藜麦,其余代谢物没有显著差异。在沙米代谢组中相对含量较高,而在稻米和小麦代谢组中都没有检测到的代谢物有棉籽糖、原儿茶酸和木糖醇等,这些代谢物可弥补稻米和小麦的营养不足。对以稻米或小麦为主食的人群来说,沙米是理想的药食同源食物。
  • 白沙沙,赵 萌,于佳立,陈月晓,崔亚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69-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酶解法(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测定小麦籽粒中的β-葡聚糖含量,对该方法的标品测定回收率和加标回收率进行研究,利用该方法测定了8个品种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并分析其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酶解法具有良好的测定结果;8个品种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在0.44%~0.68%之间,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由于品种和产地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试验结果为从膳食中摄入β-葡萄糖提供了参考。
  • 膳食营养调查
  • 金莉娜,李 迪,王逸斌,韦力仁,朱 晗,朱凌燕,刘 远,李永进,王军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73-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到北京市顺义区俸伯卫生院接受体检或注射疫苗的满1月龄婴儿194名,根据分娩和喂养方式分为6组,在1、3、6月龄时测量身长、体重、头围、胸围、腹围、前囟大小以及肱三头肌部、肩胛下角部、脐旁3个部位的皮褶厚度,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3月龄时,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组和剖宫产母乳喂养组婴儿身长和身长增长明显大于自然分娩混合喂养组,同时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组婴儿身长明显大于自然分娩人工喂养组,剖宫产人工喂养组婴儿身长增长大于自然分娩混合喂养组;剖宫产人工喂养组婴儿的脐旁皮褶厚度小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喂养方式对6月龄内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母乳喂养可以促进身长、体重和脂肪发育,而分娩方式对6月龄内婴儿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 葛智文,洪忠新,王 佳,丁冰杰,张立红,李 伟,毕研霞,顾中一,屈卫华,武 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80-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低钾血症的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握力变化及其与血清钾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50例于2012年6—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低血钾症患者在入院后24h和出院前24h分别进行握力测量、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并抽取患者空腹血液进行血清钾等指标的查验,分析握力变化情况及其与血清钾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出院时血清钾水平显著升高,握力恢复(P<0.05)。血清钾浓度与握力大小成正比。结论:低钾血症患者血清钾水平的恢复有利于提升其握力大小,握力是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之一,而饮食、临床治疗等均可影响血清钾水平,提示今后通过配合临床治疗,结合住院患者自身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营养干预可能有利于纠正患者血清钾水平,从而提高患者握力大小,改善疾病转归及预后。
  • 赵文利,闫 洁,杨秀花,潘长鹭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22(12): 83-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移植初期的营养状况,为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措施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行骨髓移植的6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移植前及移植后30d体质量、血生化指标、人体成分变化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肝功能受损程度、造血重建时间并做营养评估。结果:移植后患儿体重较移植前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后血清白蛋白较移植前下降明显(t=5.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前后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移植后患儿人体成分4项指标(体脂肪率、蛋白质、去脂体重、肌肉量)较移植前均显著下降。结论:患儿移植后营养状况较移植前恶化,应组成营养支持团队针对患儿移植前后各个阶段做好营养筛查和评估,对有营养风险的患儿、营养不良的患儿予以指导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