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2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10-28
  

  • 全选
    |
    专题论坛
  • 于 辉,范 蓓,武 宁,赵雪梅,朱大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提升,居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营养素补充剂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我国因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必需微量营养素缺乏造成的“隐性饥饿”问题凸显,营养素补充剂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本研究对营养素补充剂精准化应用技术进行了展望,重点介绍了现有膳食调查方法、人体健康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营养素补充剂精准、个性化使用的发展趋势。
  • 食物安全
  • 吴静娜,杨秀娟,韦璐阳,吴 凤,李今朝,张莉娟,罗义灿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激素类污染物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风险因子之一。为了解我国葡萄中的环境激素污染现状,文章综述了葡萄中邻苯二甲酸酯、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重金属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葡萄中的环境激素污染目前处于低风险状态,建议开展环境激素污染在农作物中的迁移、积累、转化机理研究、完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限量值以及开展多种环境激素共存下的联合风险研究。
  • 纪琦琪,韩 领,夏晓洋,向 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内外铝中毒及减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降低及控制铝毒性的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食品工业
  • 邵阳阳,赵善仓,冯温泽,张 梅,郑 颜, 董燕婕,范丽霞,王 磊,李大鹏,冯立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毕氏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SB)中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隐绿原酸、绿原酸、新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异绿原酸-B、芦丁、异槲皮苷、褪黑素、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13个功能成分的含量。样品利用甲醇提取,过0.22 μm滤膜后上机检测。采用C18 色谱柱 (100 mm × 2.1 mm,1.7 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柱温(35±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个功能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该方法的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1.0~20.0 μg/kg、2.0~50.0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9.10%~109.51%范围内。LC-MS/MS法测定毕氏海蓬子功能成分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毕氏海蓬子中功能成分的检测。
  • 李 侠,杨 宏,刘学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2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收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已经通过注册的10岁以上全营养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对其配方组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为特医全营养配方食品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研究表明,已注册13款产品,蛋白质供能比在14%~20%之间;脂肪供能比在25%~34%之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多在50%~60%之间;大多数产品维生素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3倍;矿物质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2倍;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膳食纤维、胆碱、牛磺酸被添加频率较高,氟、肌醇、核苷酸未被添加。我国已注册全营养配方食品配方组成与国外标准肠内营养制剂基本一致。
  • 李俊明,向 茗,陈光宇,吴 钰,何 群,谢梦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28-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减压与常压提取对黄精糕降血糖活性成分的影响,从而优选一种科学、合理、稳定、可行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黄精糕中降血糖活性成分和指标成分总黄酮、总多糖、葡萄糖、鞣花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与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先用常压回流提取L9(34)正交设计试验法优化醇浓度、加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常压与减压共有的提取工艺参数,再采用最佳工艺参数进行减压提取,95%可信区间重叠法比较减压与常压提取各成分的差异。结果:常压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先用醇常压提取1次,加12倍量70%的乙醇,60℃提取1 h,再用水提2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量的12、10倍,水提温度90℃,时间分别为2、1.5 h,减压提取醇浓度、加溶剂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皆同常压提取,仅提取压力为70%醇提150 hpa,水提70 hpa,减压提取醇提液中总黄酮、鞣花酸含量高于常压提取(P<0.05),减压提取水提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常压提取(P<0.05)。结论:减压提取优于常压提取,减压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70%醇提70 hpa,水提150 hpa,先用70%乙醇减压提取1次,加入12倍量70%的乙醇,60℃减压提取1 h,再用水减压提取2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量的12、10倍,水提取温度90℃,时间分别为2、1.5 h。减压提取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消费与流通
  • 王秀丽,张颢城,李中慧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田野工作作为一种经典研究手段和科学学术范式,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事实,探寻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意义,特别适合对繁杂琐碎、难以系统表述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事件,或缺乏客观表达能力的人群进行研究。田野工作研究有助于再现日常生活和行为的丰富细节和真实性,并且挖掘行为背后的意义。将田野工作用于食物消费研究中,有助于解决当前食物消费研究中数据获取成本高、准确性差的问题,弥补食物消费研究“重统计数据,轻生活实践”的不足,充分呈现食物消费的丰富内容和复杂层面,并挖掘其中的深层结构和意义。探讨应用田野调查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问题,对于促进我国食物消费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理论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李辉尚,李美琪,于 辉,刘芷妍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食糖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农产品之一。2021年上半年,国内食糖生产形势总体良好,在国内市场供需、国际价格等影响下,国内糖价震荡上行;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波动和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等影响,国际糖价整体呈“阶梯式”上涨态势;国内外食糖价差仍然较大,导致进口量额双增长;预计短期内国内糖价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国际糖价将继续呈高位震荡运行态势。同时,我国食糖产业面临比较效益下降、生产成本较高、进口冲击较大等问题,应强化主产区糖料生产扶持、加强食糖进口宏观调控、推动食糖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从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营养功能评价
  • 陶湘林,李志坚,肖 轲,尚雪波,丁琼梅,魏颖娟,吴跃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4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柑橘主要营养品质与常温贮藏好果率之间的关系,选择温湿地域湘中、湘西南、湘西北柑橘产区多种类20个较耐贮品种,为培育高值贮藏品种以及延长柑橘贮藏供应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其常温贮藏60 d的柑橘进行解剖、运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SPSS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分析其物理特性、果汁和鲜果营养品质化学成分特性、贮藏好果率特性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类柑橘贮藏好果率的影响因子不一,对于宽皮柑橘类而言,显著影响贮藏好果率的因子则是营养元素镁(P<0.05,r=0.803),耐贮品种果汁中镁含量高于85.4 mg/kg;对于4个品种类型而言,维生素C与柑橘贮藏好果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r=0.538),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水平为151.4~1 007.8 mg/kg,柚品种>甜橙>杂柑>宽皮柑橘。结论:耐贮柑橘(100%好果率)特征: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水平高于248 mg/kg,其他品质营养与理化因子由大至小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形指数、钙、橘皮香精油、镁、果皮厚度、锌等最低含量水平分别为10.2%、0.68%、0.8、2.4 mg/kg、1.3%、25.8 mg/kg、0.27 cm、0.08 mg/kg;糖酸比最高限量值为16,柚品种除外。柑橘组织结构、地理环境与农艺因素亦影响柑橘耐贮性能。
  • 郭林宇,汤晓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5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山药营养功能成分特点、营养品质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山药营养品质研究、营养精准利用、种植技术优化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 于晓晨,李 臻,刘欣然,胡佳妮,刘 睿,珠 娜,李 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乳清蛋白肽对衰老模型C57BL/6N小鼠的抗氧化和学习记忆改善作用。方法:采用SPF级雄性C57BL/6N小鼠72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小鼠采用D-半乳糖100 mg/kg BW腹腔注射造模,连续造模6 w,期间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 w后内眦取血,测定血清MDA水平,并按MDA水平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乳清蛋白组1.5 g/kg BW和3个乳清蛋白肽干预组(0.3、1.5、3.0 g/kg BW)。每日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水溶液,干预周期为30 d,期间继续维持模型对照组、乳清蛋白组及乳清蛋白肽组D-半乳糖及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干预结束后,按开阔场实验、水迷宫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顺序进行行为学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血清、肝脏及脑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显示出了运动、探索及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模型组小鼠抗氧化酶水平低于空白组、脂质过氧化和羰基化蛋白水平高于空白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乳清蛋白肽可显著改善衰老小鼠空间探索、空间及非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血清及肝脏SOD、GSH-Px活力,改善血清及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与羰基化蛋白累积水平。结论:乳清蛋白肽对衰老模型小鼠具有抗氧化和改善学习记忆作用。
  • 营养与健康
  • 傅 雯,柏 桦,王 瑶,李恩霜,钱玉霞,杨 娇,邹 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研究维生素C在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抗氧化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含有0.05、0.25、0.5 mg/mL维生素C的NGM培养基饲养秀丽隐杆线虫,测定不同浓度维生素C饲养线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同时检测0.25 mg/mL的维生素C饲养线虫age-1、daf-2、daf-16、sir-2.1、clt-1基因mRNA变化。在高氧环境中,干扰0.25 mg/mL维生素C饲养线虫daf-2、daf-16基因表达检测线虫的存活情况,观察0.25 mg/mL维生素C饲养线虫DAF-16入核情况。结果:0.25 mg/mL的维生素C提高秀丽隐杆线虫体内SOD和CAT活力,在高氧环境中,0.25 mg/mL的维生素C降低age-1、daf-2基因表达,提高daf-16基因表达,同时增加DAF-16蛋白入核。结论:维生素C通过DAF-16胰岛素信号通路增强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作用。
  • 汪丽丽,孙娴静,张馨怡,王 欣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比较2种方法对DN患者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营养状况指标,治疗后观察组SGA评分结果显示营养正常,对照组SG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仍处于轻中度营养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功能损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且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 金,赵留庄,刚 君,邢 丽,杨松会,范增晴,范 荣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孕妇的营养学个性化饮食干预方案,评估其对患者症状和母婴结局的改善情况。方法:120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分别在研究开始时和干预4 w后进行1次膳食调查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对照组不施加主动的营养学干预,为干预组提供系统的个性化膳食指导和食谱定制。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宏量营养素供能比:碳水化合物64.25%、蛋白质10.15%、脂质25.59%、铁摄入量(5.9±1.1)mg;干预组宏量营养素供能比:碳水化合物66.17%、蛋白质11.66%、脂质22.17%、铁摄入量(6.2±1.7)mg,两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宏量营养素供能比:碳水化合物60.33%、蛋白质13.97%、脂质25.70%、铁摄入量(13.4±3.1)mg。与干预前对照组相比,仅铁元素摄入量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碳水化合物59.74%、蛋白质21.83%、脂质18.43%、铁摄入量(27.5±6.6)mg。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蛋白质摄入量和铁摄入量均有提高,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指标均提高,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1),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个性化饮食干预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孕妇贫血相关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发病风险有保护作用。
  • 膳食营养调查
  • 张 超,张健稳,蔡 静,王锦雨,马 岩,赵善良,刘加洪,马爱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79-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食物摄入水平对抗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3年山东省某市县区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信息,测量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应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表收集调查对象1 w 9类食物的消费情况,采用食物多样化评分(DDS)-9分类法评估膳食多样性,1~3分为膳食多样性不足、4~6分为适中、7~9分为充足。根据中国膳食宝塔将9类食物合并为5类,计算5类食物每日的平均摄入量。追踪随访研究对象的停药原因,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摄入水平对抗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肺结核患者2 711名,其中未治愈的患者共有147名,占总人数的5.4%。膳食调查结果显示,治愈和未治愈患者的DDS、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和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量均呈现显著差异(P均<0.05)。膳食多样性为不足、适中和充足者的未治愈率分别为11.4%、6.3%和4.3%。与食物多样性不足相比,食物多样性充足可显著降低结核治疗失败的风险,校正混杂因素影响后OR值为0.42(95%CI:0.21~0.81)。采用五分位法计算获得结核病患者平均每日摄入动物性食物量分别为0~250 g、250~300 g、300~400 g、400~550 g、≥550 g,其未治愈率分别为9.7%、3.4%、5.5%、4.6%、3.2%。随着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结核未治愈率下降(P<0.01)。与动物性食物摄入量≤250 g/d相比,动物性食物摄入量>250 g/d可降低抗结核治疗失败的风险。平均每天摄入蔬菜水果类食物量为0~200 g、200~300 g、300~350 g、350~400 g、≥400 g的患者,其未治愈率分别为9.1%、7.2%、4.9%、3.6%、4.4%。随着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增加,结核未治愈率下降(P=0.002)。与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量≤200 g/d相比,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量>350 g/d可降低抗结核治疗失败的风险。结论:抗结核治疗患者的食物摄入水平可影响抗结核治疗效果,食物多样性、动物性食物和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量的增加,可有效降低抗结核治疗未治愈的风险。
  • 张小乔#,解 丽#,李佳雯#,冯月梅,殷建忠,吴志霜,潘红梅,吴少雄*,王松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27(12):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血红素铁数据库和动物性铁估算法评估大学生铁营养状况的差异,为大学生膳食铁营养状况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利用血红素铁数据库计算调查对象的血红素铁摄入量,同时用动物性铁估算法估算血红素铁摄入量,对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按动物性铁40%估算,女大学生血红素铁摄入量为0.85 mg/d;按血红素铁数据库计算,女大学生血红素铁摄入量为0.62 mg/d。估算法得到的血红素铁摄入值高于血红素铁数据库计算值(P<0.05)。结论:在评估大学生铁营养状况时,用动物性铁的40%进行估算会使血红素铁摄入量被高估,应根据肉的种类及部位,使用血红素铁数据库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