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29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23-07-28
  

  • 全选
    |
    食物生产
  • 蔡少伦 乌日娜 白晋睿 张璇斐 陈淏玉 侯明慧 徐海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0—2021年中国食物生产供给结构变化及调整建议 蔡少伦,乌日娜,白晋睿,张璇斐,陈淏玉,侯明慧,徐海泉 目的:对我国食物生产供给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进而为食物生产供给结构优化调整、粮食安全保障、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对1980—2021年食物生产、进出口及供给宏观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反映我国的食物生产供给结构变化趋势,对目前食物生产供给结构所产生的问题加以探讨,从而提出未来我国食物生产供给结构的优化建议。结果:粮食的供给量在这一时期逐年上升; 水果和奶类的供给量增长趋势尤其显著;蔬菜、肉类、蛋类、水产品、食糖和植物油等的供给量同样有所提升。结论: 我国食物生产供给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大豆、奶类、植物油等进口量快速上升,薯类、杂豆等部分植物性食物生产量持续下降,肉类国内产量已经低于实际消费量,奶类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以及推荐摄入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缺口等问题,为持续调整优化食物生产供给结构,需要综合实施一系列必要举措灵活应对。
  • 食物安全
  • 李瑞琴 于安芬 许文艳 徐瑞 徐美蓉 焦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戈壁设施蔬菜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物状况,并评估健康风险,为保障戈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和食用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产基地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戈壁设施蔬菜产区采集蔬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根据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目标风险系数法评估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共采集141份蔬菜样品,铅、镉和砷含量的中值分别为0.005、0.002、0.007mg/kg,总汞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戈壁设施蔬菜铅、镉和总砷含量均未超标,检出率分别为 4.26%、23.40% 、87.23%。蔬菜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通过膳食途径摄入蔬菜中的重金属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总砷、铅、镉,不同种类蔬菜的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瓜、辣椒、番茄;儿童、中老年和青壮年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风险依次递减。结论:戈壁设施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含量均未超标,通过膳食途径摄入戈壁设施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低。
  • 食品工业
  • 罗昕艳 敬思群 张俊艳 华军利 何钰怡 张玉龙 张 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15-2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脱色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及性能的影响。方法:以亚临界萃取油茶籽毛油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白土脱色(工艺Ⅰ)和白土活性炭粒复合脱色(工艺Ⅱ),对油茶籽油脱色前后主要活性成分(山茶甙、角鲨烯、茶多酚)的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进行考察,并分析脱色工艺对油茶籽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紫外吸收能力以及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脱色后角鲨烯和茶多酚含量均有所降低;脱色工艺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89%以上,对油茶籽油酸价的影响较大,脱色工艺Ⅰ油茶籽油酸价降低13.667 7%,脱色工艺Ⅱ油茶籽油酸价升高41.421 6%,脱色后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均有所上升,氧化稳定性下降,油茶籽油紫外吸收能力降低;经工艺Ⅰ脱色后的油茶籽油自由基清除能力上升,而经工艺Ⅱ脱色后的油茶籽油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常温下工艺Ⅱ的氧化稳定性最高。结论:综合考虑,工艺Ⅰ脱色油的品质及性能更好。
  • 鲁佩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枣子中含有多糖类、黄酮类、环磷酸腺苷、三萜酸、总酚等活性物质,不同加工方式会对枣子中活性物质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综述国内外对枣子多糖、环磷酸腺苷、黄酮类等成分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合理开发利用枣子资源,促进相关营养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潘映秋,洪亮,卢启寰,李兆奎,夏慧丽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3种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对提取富含多糖多酚类物质的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鲜叶及冻叶的提取效果。方法:对提取的DNA进行纯度及产率检测、电泳质量分析及ITS2 PCR扩增效率检测。结果:市售基于蛋白酶K消化法的试剂盒不适用于石斛DNA提取;基于改良CTAB法的试剂盒更适用于需要较高DNA模板量的石斛鲜叶的DNA提取;基于改良SDS法的试剂盒更适用于石斛冻叶的DNA提取,该法提取的鲜叶DNA完整性最佳,更适用于对DNA完整度要求较高的DNA大片段的分析研究。结论:基于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的试剂盒提取的石斛鲜叶及冻叶的基因组DNA均适用于常规分子检测。
  • Anke Sentko, Goh Peen Ern, 邢青斌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异麦芽酮糖是一种低血糖指数碳水化合物,GI值为32,它是一种独特的二糖,可以缓慢但完全地被消化吸收。方法:介绍了异麦芽酮糖的结构、来源及生产,综述了异麦芽酮糖在体内的代谢、低血糖指数特性及其健康功效。结果:异麦芽酮糖可以像蔗糖和淀粉一样被很好地消化和耐受,但水解速度更低,这有利于代谢健康。异麦芽酮糖的低血糖特性在30多个不同人群(包括儿童和成年人)的不同健康阶段(从健康人群到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一致的证明。含异麦芽酮糖的低血糖指数饮食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反应,减少血糖波动,而且还有益于其他代谢过程,包括较高的脂肪氧化率、较低的腹部脂肪堆积,并支持体重管理。结论:异麦芽酮糖的低血糖指数特性对代谢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 营养功能评价
  • 韦盈 康蕊 叶乃豪 余欢欢 刘冬妮 周玉玲 汤祝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3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比分析海南地区不同品种甜瓜的营养成分。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甜瓜的基本营养成分、有机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成分,比较不同甜瓜之间的营养价值。结果:9个品种的甜瓜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8种甜瓜水分大于90%,蛋白质含量最高为0.9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2.3%。可溶性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未检出麦芽糖、乳糖、半乳糖和木糖。9种甜瓜都含有果糖和葡萄糖且含量都大于2 g/100 g。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其次分别是丁二酸、乳酸和苹果酸,乙二酸和富马酸含量较少,酒石酸未检出。微量元素中钾含量最高,磷、镁、钠次之。氨基酸成分多达13种以上,其中谷氨酰胺和赖氨酸的含量较高,再次是精氨酸。结论:海南地区种植的9种甜瓜营养成分差异较大,但都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本研究可为海南甜瓜品种的筛查和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谭强来 杨彩娟 曾臻 陈仲巍 许莉 陆馨敏 丰艳 云大和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4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双歧杆菌液态厌氧发酵牡蛎制品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为牡蛎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歧杆菌液态厌氧发酵牡蛎获得相应制品;通过测定总抗氧化能力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抑制羟自由基、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分析并比较各发酵制品的抗氧化活性;通过BCA比色法测定各发酵制品中总肽的含量。结果:获得青春、两歧、婴儿双歧杆菌液态厌氧发酵牡蛎制品;与空白对照相比,3株双歧杆菌的发酵牡蛎制品的总抗氧化能力均有显著提升,且3组之间也差异显著:两歧双歧杆菌组>婴儿双歧杆菌组>青春双歧杆菌组;3组均有一定的自由基抑制清除能力;3组总肽含量相近,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歧杆菌液态厌氧发酵可提高牡蛎制品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具有菌株特异性,为丰富益生菌及海洋食药资源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洪丽 赵梅 张锦茹 陈静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摘要:目的:分析超加工食品(UPF)摄入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证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有关UPF摄入与2型糖尿病关联的研究并进行综述。结果:经检索最终有6篇关于UPF摄入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研究,其中有5项研究显示UPF摄入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1项研究显示两者间无关联。结论:UPF摄入与2型糖尿病可能存在关联,但结论尚不统一,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进一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
  • 营养与健康
  • 邱金玲,成一新,刘小,邓阳,郭丽萍,龄南,任广旭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5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乳铁蛋白是否能够调节Dex模型小鼠肠道微生态结构。方法:选取40只SPF级C57BL/6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造模组(30只),经过4周模型构建,将造模组随机分成DEX组(模型组,10只)、LF组(乳铁组,10只)和LF+WP组(乳铁+乳清组,10只),通过乳铁和乳清连续干预3周后采集样品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乳铁蛋白能改变Dex模型小鼠肠道菌群,与DEX组相比,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颤螺旋菌目(Oscillospirales)、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升高;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丹毒丝菌目(Erysipelotrichales)以及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相对丰度下降。结论:大剂量乳铁蛋白能够改变Dex小鼠肠道微生物结构。
  • 关阳 戴 炜修雪婧 李惠子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摘要:目的:分析维生素(维生素A、D、C、E、K、B族维生素)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为通过补充维生素对运动性疲劳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Web of Science、CNKI、PubMed等数据库对运动性疲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结果:补充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可以延缓疲劳的发生,促进疲劳的恢复;维生素C、E单独使用和/或联合使用对肌肉质量和力量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长期大量补充维生素C、E会损伤机体适应性,影响运动表现;维生素D、K对骨骼健康有益,但有效改善肌肉损伤的剂量还仍需进一步研究。结论:维生素对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维生素补充来抗疲劳方法的原理及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应该在系统评估和严格监管下进行。
  • 张雅莉,刘向娇,张莉,毕胜利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叶酸营养状况与宫颈癌发生及术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2月—2022年9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81例宫颈癌患者和86例健康体检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问卷收集患者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经阴道分娩史、孕次、吸烟、饮酒等一般情况资料,患者住院病历及体检报告收集2组研究对象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以及宫颈癌患者术后病理信息。收集2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叶酸水平。叶酸营养状况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采用 Spearson相关,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患者年龄大,初次性生活年龄<23岁、孕次>2次以及高危型HPV感染者的人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血清平均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6.03±1.87) vs(4.76±1.49)ng/mL,P=0.011\],宫颈癌患者血清叶酸水平≤3.1 ng/mL人数高于对照组\[(19/62) vs (5/81),P=0.009\],且血清叶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r=-0.518,P<0.05)。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23岁、感染高危型HPV及叶酸水平≤3.1 ng/mL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均有OR>1、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叶酸水平≤3.1 ng/mL与淋巴结转移(r=-0.437)、临床分期相关(r=-0.408),均有P<0.05。结论:叶酸营养状况与宫颈癌的发生及术后较差的病理特征呈负相关,且血清叶酸水平≤3.1 ng/mL是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女性应关注叶酸营养状况,注意叶酸补充,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 刘晓颖 王润圆 徐芳 张梦媛 邹伟 王琦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6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丙醇二酸对秀丽隐杆线虫体内脂肪的影响及调节机制。方法:在NGM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丙醇二酸饲养线虫,油红O和尼罗红染色法展示线虫体内脂肪颗粒大小、数量和相对脂肪含量,测定线虫身体摆动频率、吞咽频率、48 h存活率、身宽、体长等指标。QPCR检测fat-1至fat-7、sbp-1和nhr-49基因相对表达量,荧光显微镜观察FAT-6:GFP、FAT-7:GFP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10、50、100 μg/mL丙醇二酸处理对线虫脂滴大小无影响,脂肪颗粒数量降至对照组的0.69、0.53、0.54倍,相对脂肪含量降至0.87、0.81、0.80倍。此外,身体摆动频率、吞咽频率、48 h后存活率和体长无显著差异,身宽分别降至53.11、57.01、56.03 μm。FAT-6:GFP、FAT-7:GFP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nhr-49、sbp-1、fat-1、fat-5、fat-6、fat-7基因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fat-2、fat-3、fat-4基因转录水平分别降至0.69、0.77、0.24倍。结论:丙醇二酸可降低秀丽隐杆线虫体内脂肪,但不影响运动、吞咽等行为。降脂的调控不依赖于油酸转化,推测通过降低fat-2、fat-3、fat-4基因转录使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减少导致脂肪含量降低。
  • 膳食营养调查
  • 修雪燕 迪娜·木合亚提 木海热姆·杰力力 吕梅霞 赵静 韩加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7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不同体质指数(BMI)农村维吾尔族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指标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新疆和田县开展的膳食营养与肥胖相关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纳入的552例研究对象,按不同BMI水平分为体重正常组(148例)、超重组(142例)、肥胖组(242例),分析不同BMI水平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结果:调查人群中,男性188名(34.1%)、女性364名(65.9%),平均年龄为(46.2??12.6)岁;3组人群BMI、腰围、臀围、腰臀比、SBP、DBP、TC、TG、HDL-C、LDL-C、FBG、FINS及HOMA-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食物摄入量与IR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体重正常组面食类摄入量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水果类摄入量与FINS呈正相关,油脂摄入量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超重组面食类、油脂摄入量与FBG、HOMA-IR呈正相关,大米摄入量与FBG、HOMA-IR呈负相关,水果类摄入量与FBG呈负相关,而薯类摄入量与FINS呈正相关(P<0.05)。各类营养素摄入量与IR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体重正常组能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及锌的摄入量均与FINS呈正相关,能量、维生素B1和锌的摄入量与HOMA-IR呈正相关;超重组维生素C的摄入量与FBG呈负相关;肥胖组维生素C的摄入量与FINS呈负相关(P<0.05)。结论:和田县维吾尔族居民膳食结构尚不合理,且与IR相关,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居民合理膳食,适量增加大米和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精加工小麦粉和油脂摄入。
  • 张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分析产妇孕期膳食摄入情况,探讨孕期增重与孕期膳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及医院病历收集产妇一般情况、孕期膳食摄入、孕期体重变化等信息。根据IOM 推荐的体重增长范围,将产妇分为孕期“增重过多”组和“增重适宜/过少”组,比较2组产妇孕期膳食摄入的差异,分析孕期增重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妇孕期平均增重(13.56±4.81)kg,孕期增重过多共95例(52.78%),增重适宜/过少85例(47.22%)。摄入较多的精制谷物(OR=1.289,95%CI:1.012~1.647)和烹调油(OR=1.261,95%CI:1.006~1.582)是孕期增重过多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锻炼(OR=0.671,95%CI:0.584~0.901)、摄入较多的奶及奶制品(OR=0.829,95%CI:0.792~0.921)、全谷类及杂豆(OR=0.589,95%CI:0.367~0.942)、薯类(OR=0.683,95%CI:0.496~0.893)是孕期增重的保护因素。结论:产妇孕期体重控制不佳,孕期膳食摄入不合理是产后孕期增重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对孕妇进行营养宣教,保证孕期合理膳食,维持孕期正常体重增长。
  • 石洋,石海丹,于燕,刘红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8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间年龄、性别、BMI、病变范围及病情严重程度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变化情况及差异,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B、PA、HGB水平无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B、PA、HG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人数22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刘倩 张晓琳 王子岩 李利廷 李增宁 谢颖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 29(07): 8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调查石家庄市大学生添加糖的摄入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食物频率表法调查大学生含糖食物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并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学生350人,其中女性277人、男性73人;添加糖平均每日摄入量为56.67 g;男性每日的添加糖摄入量高于女性(Z=-2.396,P=0.017);家住城市的学生摄入的添加糖高于农村(H=18.371,P<0.001);睡眠在9 h以上的学生添加糖摄入量显著低于睡眠时间在7 h及以下的学生(H=16.654,P=0.001);大二学生较大三和大五的学生摄入的添加糖更多。结论: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对自身糖摄入的评价和睡眠时长是影响大学生添加糖摄入量的因素,建议开展营养相关措施,帮助大学生提高营养意识。